1966年10月,金宇澄全家搬往当时被称为“两万户”的曹杨新村。几十年以后,他在小说《繁花》中给主人公阿宝安排了相同的命运……
2011年5月10日11点42分,一位自称“独上阁楼”的人在弄堂网上开帖。他以王家卫电影《阿飞正传》结尾中梁朝伟的独角戏,这在他心目中最上海、最阁楼的片段为开头,开始讲述《繁花》的故事。
2013年,《繁花》单行本出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本以沪语思维为主导的小说,居然引来看客无数,其影响力甚至辐射全国。2015年《繁花》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更是让金宇澄,这位躲在幕后做了几十年文学编辑的作家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1952年12月,金宇澄出生于上海一个干部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母亲生产时十分顺利舒适,故起名金舒舒。
金舒舒三个字,虽然写起来别有韵味,但用上海话甚至是普通话说出来却并不那么好听。因为这个名字,金宇澄变得喜欢独处,加之不喜欢当时的教育,他经常逃学,跑到公园里收集植物标本、画画等等,这也培养了他更多不同的兴趣。
1966年10月,金宇澄全家搬往当时被称为“两万户”的曹杨新村。几十年以后,他在小说《繁花》中给主人公阿宝安排了相同的命运,并精确地描绘了这一工人新村的生活场景。
“我当时印象是我母亲还穿着旗袍,我觉得很丢脸,因为工人新村的女人已经不穿这个。我就觉得工人新村带有一种农村的味道,比如我们家搬的是一楼,一楼窗外都站满人,窗台上都坐着人,看你们家怎么来拆东西。每家每户都开着门的,带有农民的气息。”
1969年,金宇澄前往东北开始了七年的知青生涯,见证了太多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时过境迁,但这段沉重的知青经历,让金宇澄至今不敢回望。
“我那个地方,和其他知青去的地方不同,因为这个农场的前身是劳改农场,所以干部都是管劳改的干部。我们去接受他们的管理。所以我印象中的这段生活是灰色的。”
但是,也是在东北下乡中,金宇澄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并对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书籍匮乏的年代,一群知青彼此交换,彻夜读书,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经历了将近八年艰苦的知青生涯,但在同辈当中,金宇澄依然是幸运的。他以自己的写作才华在1986年获得了《萌芽》文学奖,从此成为一名作家和《上海文学》的文学编辑,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
在《繁花》之前,人们总是把上海与一些女作家的名字联系起来。比如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用一个女人的命运书写一个城市的故事。
虽有珠玉在前,但《繁花》却独辟蹊径,深受更早描写上海的清末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的影响,用更具中国传统的话本形式,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上海市井风情画卷。
作品以当下小说的形态,探索与旧文本之间的夹层。而沪语氛围,也是作者有心营造的独特语境。有趣的是,金宇澄还在后记中特别提到了《可凡倾听》当年对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段专访。其中对上海话的运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方言就是一直在变,像一条小溪流一样一直在变,声音也不对。《咬文嚼字》的郝铭鉴先生有一次碰到我,他说你怎么可以在一本书里面,这么大一本书里面都用逗号和句号,不用别的符号?还有说你怎么可以里面用繁体字?我就看着他,他就笑了,他说小说是可以的。每年出那么多长篇,你要做得不一样一点,这也是文学应该要有的。”
小说虽然人物众多,但故事主线却并不复杂,主要围绕阿宝、沪生、小毛三位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展开,串联起一张密密层层的关系网,以1960至70年代和1980至90年代两条时间线交叉叙事。其中许多故事都能在金宇澄早前出版的散文集《洗牌年代》中找到原型素材,让读者不由猜测是否真有其人。
现在,当人们谈论这本小说时,总会把它和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做一个勾连。在金宇澄看来,《繁花》固然曾受《海上花列传》的启发,但也自有独特之处,“有人说这本小说到底写什么?我说,就是一个一个非常俗气的故事中间,产生了各种人独立性的发挥,每个人都代表自己在说话。那么到底它是什么?你自己选择,它的结构就是这样。”
因为写了《繁花》,因为写了上海,所以人们习惯给金宇澄贴一个标签,视他为和王安忆、程乃珊一样写上海的作家。对于上海这类都市文学,虽看似不如乡土文学地位那么高,却一样有着极深沉的内涵和情感。
走红之后,小说受到了各类艺术样式的关注。评弹《高博文说繁花》第一季首先亮相,以长篇弹词的形式,展现了小说中的部分人物情节,五位演员时空交替般相继登场,主创表示计划全篇编演为33回书。今年1月,舞台剧《繁花》第一季也以全沪语演出的面貌与观众见面。而在众多改编者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早早买下电影版权的香港导演王家卫。
“这本小说最适合说评话,因为一个人嘴巴一张,什么东西东来西去都很方便,但是你要把它逐渐地做成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逼真度,人越多,事情越烦。当然王家卫导演是一个很细心、很顽强的人,而且我也在想,它变成其它的门类,只能说这是另外一种解释,这是我没办法的事情。”金宇澄说。
虽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金宇澄却用尽各种手段突出其真实性,这与他本人的文学意趣密切相关。2017年,他又以追求真实还原历史的态度出版了讲述父母经历的非虚构作品《回望》。曾经担任情报人员的父亲,与出身资产阶级却一心投身革命的母亲第一次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主角。
陈忠实先生曾说,他一辈子都希望写出一本可以垫棺材当枕头的书。早在金宇澄写出这部作品时,就有人说这本书可以当他的枕头了。但是,攀登文学之山哪会轻易停息,对金宇澄来说,写出一本让人喜欢的书固然值得兴奋,但他依然还想再写一本书,一直写下去……
作者:曹可凡 来源:夜光杯
作者:曹可凡 来源: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