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列夫·托尔斯泰《谢尔基神甫》:洗手走向断手

时间:2020-10-18 15:33:41    来源:

作者:程庸

这篇小说有几个关键词:美男子,侍从武官,宫中女官,天造地设,皇帝情妇,辞职,修道院,少妇,断指,奸淫等等,这些关键词用欲望之线串起来就构架成了这部小说《谢尔基神甫》(四川人民出版社,藏仲伦译)里面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40年代,在彼得堡有一位美男子、公爵、禁卫骑兵连连长,大家都预言,他将升任为侍从武官,跟随皇帝,紧接着,他将与深得皇后宠幸的美丽的宫中女官结婚,然而,在行将举行婚礼的前一个月,他突然提请辞呈,毁了婚约,放弃了财产,进了修道院,出家当了修土。

这究竟为了什么?从以上的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一点什么,原来他美丽单纯的未婚妻是沙皇的情妇,这一个消息让他在世俗中彻底清醒过来,淫欲与天真竟然合在一块儿了,他不能想象。这时,他自身的欲望暂时处于劣势地位,能得到控制,占据上风的是理性,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育。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才可能遁入空门

他原名叫卡萨斯基,在修道院里落发为修士司祭、被赐名为谢尔基。七年很快过去了,他开始感到空虚,需要学习和修行的,他都做到了,惟独不能摆脱女性的诱惑,身体的欲望时时冲击他的理性。为了克制这种欲望,他主动要求去郊外的隐修院,试图通过和俗人的隔绝来达到克制欲望的目的。但这种克制方式是软弱的,如同仅仅凭借竹栅栏来阻挡勇猛的豺狼虎豹侵入一样。紧接着,凶猛的诱惑来了。有一帮游客来郊游,其中一个少妇,既带着好奇心,又有几分淫荡的意味,想试验一下谢尔基神甫的抵挡能力。当少妇的声音敲击隐修院的房门时,谢尔基却怀疑是魔鬼来了,于是他把脸贴近玻璃窗户少妇发现了那一双充满欲望的眼睛,神甫立即躲起来,少妇却在外面恳求道,我是过路人,您难道要我在窗下冻死吗,您别祷告啦!结果神甫放她进来,少妇故意说自己冻坏了,衣服湿了,要脱衣服烤一烤火,神甫吓得在里面不停祷告,要求主宽恕他,给他力量。而少妇不停地要他从里屋出来。此刻神甫正忍受着欲望的煎熬他害怕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最后他拿起斧子砍下了自己一截手指,目的是想阻止野马的奔跑那么神甫为什么要断指呢?原先可能痛恨自己那双手的肮脏,要洗去罪恶,但光靠洗手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对手进行手术处理,显然手在欲望的世界里占有重要的位置(或者说手指还是种象征)或者说手是理性与欲望之间唯一的摇摆者,它站到了欲望的这一边,那么欲望就会胜利,反之,理性就能获得成功。断指是残忍的,但不这样不足以控制住理性,如果仅仅用针、锤子什么的,来刺或者敲击手掌,可能还达不到切肤之痛的目的,所以神甫最终选择断指这一个对于手的最严厉的审判。

谢尔基神甫成功了,这是用鲜血换来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而表明了他内心的欲望是多么强大,无法阻挡。他断指克淫欲的成功,使得他的名声大振。来访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他的名望超过了他的实际,他被神化了,以至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也来了,指望他医治人间苦难。不知是巧合,还是心诚则灵,他替生病的人祷告,多数病人得到痊愈。最后来了一个商人,带来了女儿,患有轻度的神经病,要神甫留下她,替她治病。这是一个智力迟钝,但性欲强盛的姑娘,她只用小手在神甫身上轻弹拨弄,神甫筑起的阻挡欲望的高大堤岸就被推倒了。他最终禁不住她的挑逗,和她通奸了。

等到清醒过来,神甫慌了神,他意识到自己的罪孽,看清自己是一个大骗子,是一个伪君子。他逃离了,流浪在外,最后被拘留,因为他没有身份证而被认为是一个流浪汉,判了刑,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那儿,他在一个富有的农人的垦地上住了下来,在东家的菜园里做工,教孩子们读书,还照料病人

这篇小说的巨大力量在于,欲望的滋生没有使神甫变得面目狰狞,而让读者更加亲近神职人员的另一面

如果说这种克制不仅仅面对肉欲,而是更广泛地理解为在神的面前提倡一种自觉的滋养和修养超越肉体的克制,注重品格的锤炼,这当然值得提倡。中国的弘一法师就是这类的典范。弘公由原来一个浊世公子,收敛辉煌的艺术人生,斩断俗缘,从此青蹊布衲,托钵佛门,这并非俗人眼中的消极遁世,也非皮相的愤俗之举,而是一种追求终极真理的自觉人生,弘公这种品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有一个渐渐滋养的艰难过程。弘公赠给弟子黄福海的条幅是“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曰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曰广大”他教导其他弟子:“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人偏爱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弘公品格的自觉滋养,在出家后更是如履薄冰,爱妻来求见一面他婉言拒绝,唯恐俗气纷扰。剃度伊始,逢此俗缘,自然痛苦不堪言,他于是告诚自己:“出家既竟,学行未充,不能利物,因发愿掩关闭道,蜇谢俗缘……”他真正过起了茹素、念佛、看经的苦行僧生活,一簟、一钵、过午不餐,虽见其自律之坚,其实也正表明了自律之难。律宗是佛教中最重修持的一宗,知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自然不难,但实践躬行,最难企及,弘公却躬行如一,直至圆寂。

弘公之所以能快速阻断世俗的欲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俗期间,他已达到“绚烂之极”,声色富贵都经历得彻底。其次,他能够干脆地消灭原有的欲望,是因为建立了一种新的欲望,就是献身佛祖。而谢尔基神甫难断俗念,可能是缺乏入法门之前的“绚烂”期,正当他要进入这个“绚烂”期,却被发育膨胀的自尊心控制住,决然断开俗念,入了法门。但入了法门,不等于一下子六根清静,一旦受到尘世的骚扰,谢尔基神甫只得以断指来作一个努力的了结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