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10日,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穿一身黑色的衣裙,在女侍从官的陪同下,从日内瓦一家饭店到几百米远的勃朗峰码头,打算乘船返回奥地利。几十年来,她一直远离维也纳王宫,到处漂泊,在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悲情和哀思。她厌烦了皇后的宝座,厌烦了王宫里的潜伏的刀光剑影。只要远离王宫,到马德拉群岛科孚岛、威尼斯、日内瓦…她就感到轻松和自由,一回到王宫就会生病。
伊丽莎白皇后就是大家喜爱的电影《茜茜公主》里茜茜(1837-1898)的原型,“茜茜”是她父亲对她的昵称。茜茜没有料到,这一天是她漂泊生涯结束的一天。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卢切尼斯一心要制造一起轰动世界的大事。当茜茜正在便桥上行走时,卢切尼斯突然冲向她,用一把利刃刺向她的心脏。茜茜立即倒在地上。凶手没有跑多远就被行人逮住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他是杀人凶手,以为他只是撞倒了一位老妇人。这年茜茜已是61岁的妇女,她奇迹般地又站起来了,还用德文、法文和英文向周围的人表示感谢,然后接着向游船走去,边走还边间待从官:“这个人想干什么?”“我不知道,陛下,但肯定是一个无赖。”“也许他想抢我的表?”正说着她忽然又倒下。后来人们发现她的衣服上有血迹和利刃刺穿的洞,这才知道事情十分严重。茜茜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这是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后来她被送进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时间是1898年9月10日下午2时40分。
她的死讯给维也纳王宫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但如果我们读过她的诗,就知道她早就宁愿升天飘然离去。在写于1870年代《致未来人》一诗中她写道:
我孤独地漫游在这个世界
早已不再留恋欢乐和生命;
没有同伴分享我的理想
没有凡人狸解我的精神。
我逃离这个世界连同它的欢乐
也远离生活在那上面的人群;
他们的祸福均无緣与我相会,
我寂寞地游荡在另外的星辰。
从诗中可以看出,二十多年前茜茜就厌烦了喧闹的人间,远离维也纳王宫。她的突然去世为王室带来了某种慰藉:大家对这位“不负责任的国母”早有微辞。她的女儿瓦莱丽深知母亲禀性,所以在得知母亲在日内瓦去世后曾说:“她所期望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没有给家人带来寻医找药和长时间的忧心忡忡
9月15日,茜茜的遗体运回了王宫。她生前希望葬在科乎岛的海边,并在诗中表明了她的愿望:
星光撒在我身上,
松柏为我深深叹息
它们将比人们更加深切地为我哀悼,
我希望在大自然的缅念中永生
但这一愿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她和她的早年因恋情自杀的儿子鲁道夫一样,安葬在皇家教堂地下陵寝的墓室里
1853年8月16日,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和皇太后索菲娅一起到茜茜家居住的埃舍尔牧场来相亲。皇太后索非娅是茜茜的姨妈,她本来看中了茜茜的姐姐海伦,认为海伦美丽端庄,做皇后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一切按皇太后的设想进行下去,那以后对双方都是悲剧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但事情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发生了:年轻的皇帝看中了带有野性和富有青春活力的茜茜。那年茜茜才刚刚16岁,因为父亲的疼爱,所以她可以比较任性地到田野牧场嬉戏,她从小就喜欢接近大自然和不习惯受约束。当约瑟夫皇帝决定选她入皇宫时,她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进了王宫是祸是福,她和约瑟夫皇帝一样很快沉浸到浪漫的爱情幻梦中了。
她妈妈问她爱不爱皇帝时,她回答说:“是的,是的,可是如果他不是皇帝该多好!哪怕他是个裁缝呢!”可惜约瑟夫是奥地利的皇帝!于是悲剧逐渐拉开了帷幕。首先是皇太后不断地叮嘱她必须循规蹈矩,恪守皇家风范,一举一动都要优雅高贵。所以在田野牧场嬉戏惯了的茜茜很快就厌恶了王宫里的一切。
接下来的就是沉重的打击而不只是厌恶了。婚后她生了四个孩子,第三个是儿子鲁道夫(1858),其他三个都是女儿。但她却没有抚养监护权,皇太后要剥夺她的这个权利,硬要把皇家后代交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养育和培养。茜茜的精神和情感由此受到严重伤害。她开始生病,而且被诊断为肺结核。此后,约瑟夫皇帝也厌烦婆媳的争吵和茜茜的敏感和神经质,开始寻找其他女人。茜茜对此感到羞辱和惊骇,于是开始以治病为名到外地疗养,远离王宫。奇怪的是,她只要寄情于山水
她就像没有病一样;但只要一回到维也纳王官,就一定旧病复发。因此,她在50岁之后,几乎游遍欧洲,居无定所,只要不回维也纳,到什么地方都行。她在一首诗中写道
如果有一天我将死去
请把我放入大海。
可惜她连这个最后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她的遗体被放进阴冷密封的石棺中,石棺又放在阴深的皇室墓室里。这又会使我们想起了她的诗:
泰坦妮娅不应走向人间,
那是一个不理解她的世界,
成千上万好奇者站在周围,
他们耳语着:“看,这个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