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
文~油条
战国时期,莒国相国夫人体弱多病,前往蓬莱祈求仙药无果。返回莒国途中偶遇道人大战白衣女子,夫人上前制止。
道人厉声道:“夫人可知此女系妖狐所变,不可救她!吾乃斩妖除魔!”
“仙师斩妖也罢,除魔也罢,奴今日恶疾缠身,想来时日无多,救下这女子也算功德一件,日后阴曹也便有赎罪托词……”
夫人执意救下白衣女子,道人知相国权势,也便无奈离去。
夫人扯下罗衫水袖为女子包扎剑痛之伤,一并带回相府……
入府日久,女子得相国赏识。
花灯初上,该女随韶乐漫步起舞,相国甚是欢喜。
斗转星移,轻纱帷帐与相国鱼水之欢……
某日,相国之子,不足十岁孩童无意打碎女子玉簪,女子迁怒,其原形毕露,施妖法与童身,无人得解,且言夫人母子犯煞星,不可留于府中。
相国信之,遂弃夫人母子且逐出家门……
夫人携子流浪,再遇道人,哭诉狐女恩将仇报,并恳求道人为子解去妖法。
“妖女为令郎诅下血咒,贫道未能为力,不过令郎之咒可解,乃需夫人怀下深孕,产子之时脐带之血敷于令郎肚脐即可解之……”
辞别道人,夫人哀怨叹息,如今离家流浪,何来怀胎之说,何况自己身体与日剧下,恐怕怀胎也难成活……
齐国内乱,公子褚逃至莒国,以花子之身行乞,夫人母子在破庙舍粥救活公子褚,一并行乞。日久天长,公子褚对夫人心生爱慕,天地为证,破庙山神为媒,纳夫人为卫怡夫人,虽然只是名义,却不知公子褚能否回到自己国家,日后可否纳娶……
数月后,齐国内乱平息,公子师傅忽忧等人迎公子回国,公子褚丢下身怀六甲的夫人离去。
夫人诞下婴儿,脐带之血敷于其子肚脐,果然血咒解除,许是产子缘故,夫人身体恢复康健,母子三人艰难度日……
齐国吞并莒国,公子褚戮杀莒国国君,群臣,并其族人,有细作报夫人母子系相国家人,可一并戮杀。
相国,白狐女子,夫人母子等众一并于街市待戮刑。白狐女子高呼:“夫人母子已被逐出相府,算不得族人,况幼子系公子褚之血脉,不得戮之!”
军役报之公子褚,赦之。并承诺带夫人母子三人回齐国以享荣华。
戮杀之时,夫人灼视白狐女子。女子泪及满面问夫人可曾恨她,夫人无语。
“夫人当年若不救下狐妖,狐妖恐早已魂归天界,益兽尚知衔环报恩,狐妖已羽化人形,若是恩将仇报,岂不如兽呼!然夫人母子安逸,岂会离开国相,今日之难,岂能脱身?如若夫人家居相府,又问可偶遇公子褚,怎会诞下公子褚之子,如无长子血咒,便不得岂弟之血,夫人却也难有长子亦是公子褚之血脉的说辞,如此这般,夫人母子三人方可脱离戮杀!”
夫人顿悟,欲离去,狐妖再言:“夫人,今公子褚安泰,犹如当日相国安泰,孰知何时落得今日国相下场!夫人斟之!”
“一切由是欲念,众人皆贪恋,如这国与国之间的戮杀……
若狐妖不贪恋荣华,今日不得如此下场,如给狐来世,狐愿山野而居,临溪而眠,再不化作人形……”
戮刑毕,狐妖女子肢首五段,胸处露出当年夫人疗伤之罗衫水袖,原是一直珍藏在身……
夫人母子三人辞别公子褚,隐居山林,无人知其下落。
数载后,田氏代姜,姜氏被屠,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