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镇(广东)
去年的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到山上扫墓。在纷纷细雨中,站在密密麻麻的草丛里,看着整个坟墓都被杂草覆盖住了,我真切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凉。这种悲凉占据我的内心,促使我反省,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前与死后分别是人间与地狱的同义词。在极珍贵的一生中,倘若只是一味地过着悲哀的生活,那简直跟地狱的生活无甚差别。生活的悲哀来自本身对生活的践踏与无视,而不是别人对你的生活的评价与议论。杂草凄凄,有无数的鬼魂游离其中。人生苍苍,也有无数的灵魂游走其中。如果一个人生前的关键词是苍凉,死后的关键词是悲凉,那么他的关键词应该永远都是凄凉。像我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青年人,我的内心总是充满悲凉的情绪,我会毫无原因地认为人的一生应该以悲凉为主调,只有悲凉才能体现出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种悲观的特殊想法驱使我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此刻,独自坐在电脑前,思考着人的一生应该以什么色彩为主调。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黑色,象征智慧与幽默,却无法代表光明与亮丽。灰色,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积极阳光起来的色调,就像阴沉灰暗的天气一样,它永远属于失败者。红色,刺眼又刺神经,会使整个人狂热奔放起来,但激情总是偏离理智,两者难以兼得。我们的人生不只是单色,而是复色。这种复色又不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机械复合,而是各种单色按照适当的比重均匀地调和成一种让人看了感到身心舒服的暖色。因此,无论周遭环境多么乌烟瘴气,无论是非成败多么引人注目,无论人生事业多么满目疮痍,我们大可不必将悲观的情绪装在心中,只有把悲凉放在一边,温暖才愿意进驻我们的心间。
在一个偏僻的乡村生活与工作已整整五年了,无论从物质收入还是幸福指数来看,我都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我从小就生活在贫穷的家庭里,对物质的要求从来不敢奢望,也从来不在父母面前提出任何要求,哪怕是买一双便宜的运动鞋。还清楚地记得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我唯一的圆珠笔快写完了,只剩下一点点儿,我心惊胆颤地拿着那支笔芯,走到爸爸面前,把笔芯摆出来,好让他看个明白,然后再说出我的要求。谁知爸爸看都不看一眼,立即拒绝了我的要求。在当时,一支笔芯只不过两毛钱,但我却从来不敢奢想!我的童年是多么的悲凉与无可奈何!我小时候的经历并没有激发起我对金钱的强烈欲望,恰恰相反,我对金钱的欲望是多么的冷漠,多么的鄙视!从那时候起,我便知晓了金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的问题也并不全是金钱的问题。现在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金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是许多人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一点,将自己完全浸泡在追求金钱的生活里而不自知,却以为那就是人生的全部。
我喜欢读《沉思录》,因为它教给我许多简单而又中肯的人生道理。我喜欢读人文类经典名著,因为它们大多是描写贫苦人群的人生及时代的悲剧,充满了人情味。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只因为缺乏金钱而感到悲凉,那才是真正的悲凉。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是因为缺乏对人生的诚恳态度和理解深度而感到悲凉,那应该是悲凉的反面。有的人把银行卡存款的数字当作自己的幸福指数,他们以为数字越大幸福指数也越高,这只是一种错觉。但是,人们普遍生活在错觉中,并且以之为骄傲。曾经,我为那一点点低微的工资感到耻辱、羞愧、不安与焦虑,我在许多人的面前抬不起头,感到自己没出息、一无是处,是一个真正的窝囊废,倘若不成为千万富翁就以悲凉终结残生。我在这种错误的人生观里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青春就这样在哀叹人生不如意与消磨时间中慢慢逝去。
此刻,我不能不说的是,我们并非缺乏金钱,我们也并非缺乏聪明才智,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对人生态度的正确理解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像我们这样的人,选择教书这份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不太可能成为千万富翁,毕竟像俞敏洪那样的人物属于极少数,而我们都是普通人。因此,我们应当转换观念,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资源,做一些对自己、对别人有利益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会以悲凉结局。
在网络上看到湖南偏远山区的一位乡村中学女教师的故事,甚是感人,更激动人心。一个独立的女教师居然可以把个人的教育影响扩大到全国范围,真是不简单。在基础教育这个领域,教师可以做的相当有限,无非就是想尽办法把自己班里的每个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但是,这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是难以培养的。这个悖论挫败了成千上万的教师,包括许多怀揣理想主义的青年教师。在我们这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教育的苍凉,在这种苍凉的内部,又蕴藏着难以言辞的悲凉。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具备足够的能力把这种悲凉转化成带有力量的温暖。事实上,我也已经基本放弃了所谓的教育梦。我知道,我改变不了学生,哪怕仅仅是一个学生。但是,我可以通过观察者的身份来重新认识与了解此种状态下的学生及其教育,记录教育历史的瞬间,充当一个身在其中的旁观者。也正是这种想法与做法,还能把我的心紧紧地拴在基础教育这颗日渐萎靡的大树上。
在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界,“新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诸多教育界知名人物的引领带动下,逐渐向全国各地延伸扩展。更为重要的是,新教育的理念也逐渐被许多一线的普通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迹象。历史规律表明,事物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只是短暂的寒冬,冬天过后,春天马上来临,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忧惶恐甚至轻言放弃。我们的教育不会因时局的被动而中断或消失,只要有人类存在,必定也有教育存在。更进一步说,只要有教育存在,也必定有教育辉煌时期的到来。我想到了许多投身西部贫困地区进行“三支一扶”的志愿者们,他们背上一包沉重的理想与决心,用他们的知识与智慧去唤醒和改变山区的青少年,让他们走上一条丰富而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即使那些志愿者们在物质上的回报近乎等于零,但是我相信他们在精神上的回报一定接近于正无穷大,这也是活着的理由之一。我还想到了多年以来在广西山区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他放弃了在德国的一切,孤身来到广西的大山深处支教、搞教育研究。当然,我还没有读懂卢安克支教背后的动机及其意义,当然更无法读懂他的内心。但是,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有时候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给我一个合适的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动。”阿基米德如是说。
此刻,我不得不说的是,当大部分人都在哀声叹气的时候,也正是应该保持冷静、忌抱怨、勿烦躁的时候。当大部分人都在追逐眼前利益的时候,也正是守望根本价值、厚积薄发的时候。当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太可能的时候,也正是发挥个人能力与智慧的时候。总而言之,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更不能一切跟随潮流,那样只能把自己淹没在潮流中而失去了自我,更不能在逆势之时悲观、消极、厌世,也不能在顺势之时盲目乐观、过于积极、盗名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