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辩论话题】: 企业应该只求发财,还是应该强调情怀。
正方认为,企业应该只求发财,因为股东出钱,目的就是要获取回报,别的目标都不重要,都应该舍弃。
反方认为,企业应该强调情怀,因为强调情怀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从而获得更持久的生存能力。
【感谢话题提供者】@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企业应该只求发财
还是应该强调情怀?
践行 08:12
这两个话题不冲突,赚钱是结果,情怀偏于过程
马东(洪七公) 08:17
我的观点,钱的前面需要放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社会价值,是义,是信,是责任
企业或者个人需要在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中,去自我成长与实现个人价值.
小厉 08:21
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强调情怀,培养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赚更多钱嘛。
活着 08:23
只讲情怀而不能赚钱的企业属于耍流氓。一个企业在小的时候,生存下去是关键,当企业长大了可以高大上一点讲讲情怀。一味的追求利润或者追求情怀的企业都不可能走得更远。
王帅18816177775 08:27
企业强调只求发财,从企业角度上来讲没有错,但这是最终结果。想实现发财就要先强调情怀,没有这个做基础企业很难发财。这就跟你想到达终点没有问题,但是必须重视过程,过程重视了,情怀有了,社会认同感有了,企业生存能力持久了,终点自然会到达发财自然就实现了。所以企业应该强调情怀。
黄梅 08:36
今日话题:一个企业如果只讲情怀也活不下去,只以赚钱为目的也活不下去。现阶段,公民意识崛起,公司的美誉度也需要靠情怀,慈善等去维护。情怀与赚钱最好都兼有,把握比例问题。
过度关注情怀,创造不了利润,提供不了更多的岗位,纳不了更多的税,其存在感也强不到哪里去,是否持久表示怀疑。在自身能力不强时,专注于业绩,赚钱能力,用质优价廉给社会提供好的产品也是一种没有说出口的情怀。同时因为消费者能够在你这个企业得到实惠,也会助你扩大规模,成功的时候再来抛出情怀会比较好。
不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吴伯凡老师有一本书是蜜蜂式创业思维,就讲中国企业出港去国外生存,因为没有给当地带来更多就业,没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等作出付出,遭到当地抵制,业务进展不下去。后改进才得以正常运转。赚钱与情怀可以兼而有之,方便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昨天比港案例,王煜全答案也可作为佐证。
曹礼明-团队提效-咨询式培训 08:38
发财还是追求情怀?
虽然认知上是灰度的,但具体面临还是得有个选择。
有一句话说,如果你只有一个馒头,你自己先吃,然后你才能救别人。
企业在草莽阶段就是活下来,发财比情怀重要的多。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追求情怀,承担社会责任反而是共赢。马云搞淘宝村可能不是利润最多,但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情怀,结果是多赢。
昌秀 09:02
企业的成立,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某种问题,提供某种便利而存,情怀,是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条件的前提下人们才会追寻的,所以,为情怀买单的人,不会很多。人们真正愿意买单的,还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满足某种需求的产品。在有好的产品的前提下,让产品成为一个有情怀的产品,会是更好的选择。
YYQ 09:21
我觉得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感觉和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比较类似。先野蛮生长,再实现创造利润,再和外部协作扩张,有可能的话,占据一个生态位,最后再利用企业的影响力,实现个人对世界的个人需求。
屈建有|成都|办公酒店教学家具 09:33
情怀,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确实应该先明晰一下。如果是指社会责任感的承担,社会道德感的引领等,那么,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挣钱为主的状态下适度的关注情怀(如果要说个比例,或许至少应该8:2吧)。如果情怀是以社会捐助,社会福利的创造等,那还是让企业大了再说吧。正如前面的师兄们所说,企业生态位处于低层更关注于挣钱,高层更关注于情怀。
礼之贤士 09:47
我个人觉得,企业应该强调情怀。因为强调情怀的企业就是有自己的使命和追求,会根据自己价值观坚定的走下去,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退缩,也不会因为亏损而放弃。当企业能够在情怀的支撑下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得到用户的支持,最终也会得到应有的财富,财富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如果一味想着发财,那么很容易短视,只想着赚快钱,企业的方向会不断摇摆,最终会因为时代的大变动而被淘汰。历史的发展,一再印证着这种观点。
愿视界和平 10:45
正方认为,企业应该只求发财,因为股东出钱,目的就是要获取回报,别的目标都不重要,都应该舍弃。
反方认为,企业应该强调情怀,因为强调情怀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从而获得更持久的生存能力。
所有的辩论题都是太过极端,这个问题和之前我一直思考的智慧和善良那个重要。在企业里面就是能力和态度那个重要。凡事有个度,这个度太难衡量。单纯这道题而言,我建议还是发展金钱[捂脸]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蒋德占 11:11
话题 说的发财跟情怀好像水火不容。
我感觉情怀和发财是相辅相成的,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不能只发财 也不能只情怀,只发财,肯定也发不长久,只情怀搞啥情怀啊,就像处朋友关系, 光搞嘴吗,大家都挺忙的。
但是企业不同的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刚开始创业可能偏发财多一些,企业有了一定规模想走的更远就要打情怀的牌。
我估计话题提供者看完我上面所写,什么也收获不到,大道理很好讲,怎么落地呢,的看什么企业,什么事情,不同的老板的做法也会不一样。
凡 12:31
企业的第一目标当然是盈利,但是反观世界一流企业,都不是以挣钱为企业价值观
历史上那些过分强调股东利益的公司,可能一时引领时代浪潮,确难以基业长青,比如惠普、ATNT。
龙潭星跃●——● 14:21
我个人觉得,获取利益和情怀都是需要的,不过是孰轻孰重的问题。片面追求利益和只讲情怀不谈利益都不是一个正常企业应该做的,只是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两者的重要性或者说权重的比例应该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觉得梁宁的两个模型挺好用,就是“企业认知地图”和“组织成长五阶段”,一个说的是在外部环境中,企业处在什么地位,另一个强调在内部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处于什么阶段,而这一阶段的特征和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尤其是后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企业愿景有了需求,什么时候开始,企业愿景成为了企业的重要部分。
当然,在我看来,不管在什么时候,获取利益都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几个任务之一,即使不是短期利益,也要在保证企业存续的前提下,毕竟不管愿景再怎么重要,其实现还是以企业存续为基础的。企业没了,什么都是空的。当然,还有一种例外情况,那就是,企业的愿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有其他人愿意为了这个愿景为企业投入,例如谷歌,例如亚马逊,例如小米,但这种情况毕竟不是常见现象,而且成功率并不高。毕竟,小黄车没坚持到最后,贾跃亭仍在艰难谈判,老罗也去卖身还债了,还有去年某些呼啸而过的币圈大佬们,现在也都成了昨日黄花。
所以我认为,情怀很重要,但知道什么时候适合讲情怀更重要,没有情怀,与茹毛饮血的野兽无异,但如果只有情怀,那等到自身灭绝了,情怀再好也不过是无根之草。
波波脑湿 14:46
赚钱,是结果;情怀,是目标。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大情怀吧?
一直没实现、一直在努力、但一直在赚钱,而且赚的是大钱。
结论:情怀最重要,事关一个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不谈情怀,眼睛只盯着钱,结果可能根本赚不了钱。
"情怀",本质上约等于做一家公司的"意义",个人的人生要追求意义,做公司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为社会提供价值、解决社会问题,一个公司就是没啥“意义”的公司,社会这个大BOSS,是不会为这种可有可无的公司发"工资"的,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最终会赚不到钱。
班班班班班z 15:13
我站情怀这边,我说我想让这个城市不在有什么,这是我的情怀,赚钱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这两个是共存的。
我说要让这个城市不再有什么,创造什么,这个“什么”就是价值,当有了价值社会才会给我相应的财富和精神满足。
比如说我要争100万,那我得满足的条件是给社会创造100万的价值,没有情怀创造价值,甚至创造不出价值就想要钱,和骗子有什么区别,或者去打彩票吧。
情怀的大小每个人定义的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