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散文| 秀洲之魂在于水

时间:2020-10-18 15:38:10    来源:
作者简介:孙志强,嘉兴教师,阅读与写作爱好者,退休后任《秀洲区军事志》、《油车港镇志》主编。   
秀洲区古为长水、秀水所辖之地。“洲”者,水生之陆地也,再前缀一个“秀”字,足见秀洲之美在于水,秀洲之魂在于水。
 
纵观整个秀洲,湖荡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
 
梅家荡、莲泗荡、西雁荡、沈家荡、沉石荡、千亩荡、南官荡、北官荡等三十余个湖荡和古运河、新塍塘、澜溪塘、三店塘、红旗塘、北郊河、南郊河、长水塘、莲花桥港等主干河道及其大小支流织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水网。
 
它们是秀洲孕育生灵的母体,赖以繁衍的血脉,得以发展的源泉。境内百姓傍水而居,依水成村,以港、浜、泾、湾、汇命名的地名数不胜数,呈现了一派独特的江南水乡风韵。
 
 流淌不息的秀洲之水汇聚了新塍、王店、王江泾、马厍、栖真、双桥等千年古镇和众多的古村落。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已经或正在被挖掘出来,为嘉兴这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辉耀光彩,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锦上添花。
 
登上如虹卧波的长虹桥,极目远眺奔腾千里的大运河,不由人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毅力和智慧;遙望烟波浩渺的莲泗荡,百舸云集、旗幡飘曳,世代相传的“莲泗船会”刻下的是“普佑上天王”为民除害的不朽丰碑;近观吴越划壤的国界桥,仿佛听到了槜李之战双方千乘战车的马嘶人吼;走进古色古香的曝书亭,犹如闻到了从绿树掩映的水榭里飘出的阵阵书香;步入嘉禾名园小蓬莱,围抱那列名浙江十大名树的千年古樟,无不惊叹其頑强的生命力;转赴波光粼粼的千亩荡,隐约传来的悠扬的“菱荡渔歌”足以使人陶醉;白天游走于百花盛开的“新溪绿道”,夜晚结伴去观赏如梦似幻的“秀湖灯影”,怎能不使人心旷神怡。日前评定的“秀洲八景”无一不浸透了水之风情、水之古韵。
 
水是生命之源。地处江南平原的秀洲之水既有农桑之利,又有舟楫之便。因此早在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域内从亊农牧渔猎活动。1985年发现的王店钟家港遗址和1986年发现的新塍吴家浜遗址,有力地证明了秀洲之水确是古代文明之滥觞。
 
两汉时,朝廷在秀洲屯田为粮。西晋、南北朝时秀洲已是“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开挖大运河后,打破了秀洲偏于江南一隅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农桑的发展。唐朱自勉大規模屯田嘉禾,其屯田点主要就在秀洲境内,秀洲遂成重要粮仓。因而获得了“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美誉。
 
宋时域内民丰物阜,被称之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薯而货财阜,为浙西最”。自此起秀洲之富饶已远超北方。此皆得益于灵秀之水也。
 
秀洲之水也滋养了极富水乡特色的农耕文化。莲泗荡的江南网船会、新塍镇的鳌山灯会、古窦泾村的香桥会、新塍的特色糕点制作技艺、充满了水乡元素的秀洲农民画……,这些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水为媒的地方文化的代表。民间盛行的舞龙灯、扭秧歌、打莲湘、赛龙舟、踏白船、放水灯等民俗文化活动,又有哪一样离得了“水”。
 
饮秀州之水成长起来的名人先辈闪亮如夜空中的璀璨星星。单一个王江泾镇历史上就有279位进士或赐进士,单一个新塍镇就有45位重量级人物被列入了《新塍世纪名人录》,单一个油车港镇就走出了3位两院院士。陶模建不世之功于新疆,朱彝尊被尊为“一代文宗”于梅里,王维忱、龚宝铨投身革命于辛亥,张印通废寝忘食育人于嘉中,张绍忠忍辱负重拓业于浙大,朱建国甘洒热血牺牲于南海……。
 
时至今时,遍布五湖四海的秀洲之新秀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至于那数以十万计的秀洲民众,虽名不见经传,但也多是勇于挺身御外敌、勤于挥汗建家园、甘于奉献兴中华的无名英雄。
 
如果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那么“水”就是秀洲大地的灵魂。尽管它在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曾遭受过玷污,但勇于正视自身之过的秀洲人以壮士断臂的勇气,义无反顾地开展了一场治水之战,终于使之魂兮归来,躯体日健。再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青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情画意。
 
 
如今之秀洲:水晃涟漪,鱼翔浅底;微风轻拂,杨柳依依;荷花碧叶,娇艳欲滴;通幽曲径,风光旖旎;公园绿地,花香鸟语……
 
在这“江山如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大好岁月里,勤劳聪慧的秀洲人民正驾驭着“小康之舟” 向着“风景那边独好” 的彼岸远航万里。
 
秀州之水我赞美你,秀洲之民我崇敬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