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建平
每年的农历3月26日开始,天水市麦积区凤凰山东岳文化庙会就拉开了序幕。
凤凰山,位于麦积区西北56公里原凤凰乡境内,最高海拔1895米。凤凰山是陇上著名的祈福圣地,它北环渭水,南绕籍河,为朱圉脉系,邽山主峰。上遗古观,下辟良田,南眺麒麟,北峙五龙,东瞰天靖,西壤冀城,相传有凤凰栖息而得名。当代国学大师霍松林先生所题《凤凰山碑记》曰:“山之主峰,突起于新阳之南,翩然若彩凤,因名凤凰山”。凤凰山,现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说起凤凰山,首先不得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老先生不遗余力,竭尽所能,造福乡梓的善举大爱,更是享誉陇原大地。老先生就是新阳镇凤凰山下的席寨村人士,真可谓人杰地灵,让人心生敬仰。
凤凰山的庙会始于1983年,规模之大,在天水市周边都很有名气。三月春阳,树花绽放。每当节会期间,凤凰山周边四乡八邻的众乡亲,扶老携幼,不惧路途遥远,齐聚凤凰山,焚香祈福,游山观景,好不热闹。特别是前后四天的秦腔大戏,让游人在揽胜观景的同时,一饱眼福,真切感受一番“秦之声”的独特魅力。峻秀挺拔的凤凰山,因庙会文化增色添景,春意更浓。凤凰山东岳文化庙会,已经成为麦积区节会文化的重要品牌。
我和妻子是节会的第二天去的,上午十点多,位于山脚下的凤凰山文化舞台上来自陕西省周至县秦剧团的秦腔酣畅正欢,台下不时爆发出戏迷们热烈的掌声,正宗的陕西秦腔让众乡邻可谓过足了戏瘾。戏场内熙熙攘攘的游人,摩肩接踵,靠边五颜六色的帐篷下,当地的各种特色小吃更是让游人解够了馋。山下远眺,凤凰山峻秀挺拔,通往凤凰山顶的石阶小径上如织游人长龙,在那满山的翠色当中若隐若现。半山槐林杂木中的桃杏花开得正艳,犹如团团粉红色的祥云在山间盘旋环绕。上得山来,凉风习习,顿觉身心轻畅,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山顶庙宇恢弘考究,紫气东来,鼓乐和鸣,迂音环绕,响彻四方,彰显着道家法骨之祥瑞。山门外那只展翅欲飞的仙凤,更是凤凰山的点睛一笔,将凤凰山优美的传说描绘得更加出神入化。
山北槐林杂木吐新绿,疏朗和暖,山南松柏苍翠挺拔,涛声悠远。站立凤凰山梁,放眼山川,大地吐绿,生机祥和,美不胜收。凤凰山下席寨村旁一湾金灿灿的油菜花及绿油油的麦田,如同一条随风舒展飘逸的七彩绸缎,将目光所及的乡村装点得春意盎然,活力四射。新阳古镇一脉川道粉白杏花掩映下的村舍田园,让人心驰向往。远山脚下呼啸而过的火车,踏着时代脉搏,心向远方,仿佛要将这里春意盎然的讯息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此情此景,我完全陶醉于凤凰山的美景当中了,索性择一地阳坡掛起吊床,拿出随身携带的口琴,吹上几曲自已喜爱的歌,直抒胸意,岂不美哉。不知何时,已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嘻嘻哈哈围拢在了我的周边,有胆大的更是让我吹这吹那……暖阳多惬意,山风送琴远。乡村孩子的纯朴、好奇、天真、无邪,让人心动,让人兴奋。
这些年,久居城市,疲于名利世俗,许多的乡村景象似乎离我愈来愈远了。小时候,每年凤凰山庙会,我都会跟着大人们去凑热闹的。那时不同现在,物质匮乏,交通不便,来回一趟四十多里的山路都是用脚走的,不知为啥倒也不知道疲乏,全部的兴致就是能走趟凤凰山。因为那时年龄小,老远的路上大人们怕担责任,一般都是不愿意带的,所以,能跟着左邻右舍的大人们看趟戏,上一回凤凰山,那是件非常了不起并且很值得炫耀的事。出生在乡野,对乡村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乡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总能勾起我美好的回忆。看着眼熟,听着亲切,这种心灵的鸡汤,唯有纯朴归真的乡村才能馈赠于我。
近年,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趟凤凰山的。一来凤凰山在中梁,而凤凰山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村又是我的老家,那种割舍不断的亲情和永远无法摸去美好记忆,使人倍感亲切。二来听人说凤凰山庙会时给已故亲人烧点纸钱,亲人们会在那世过得很富足的。所以,近几年我都要给母亲送包纸钱的,对这事,从人之孝道的本根出发,我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倘若如他人所说,母亲收到了岂不更好,即便此事虚无,咱也不在乎那几个“小钱”的,不是吗?
凤凰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亲近、自然;凤凰山,一山镇四方,吉祥、如意。
凤凰山归来,思绪未平。凤凰山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宏大的庙会场面,让人在休闲游乐的同时,忆旧怀远,感悟本真。
美丽归真的乡村呀,你还能接纳斯人吗!
作者简介:张建平,笔名:风水岭,甘肃天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