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你知道孩子的恐惧吗?

时间:2020-10-18 15:40:31    来源:
女儿小的时候一直拒绝一个人睡,虽然我把她的房间收拾得很温馨,从床具到窗帘到吊灯都很漂亮,但是,她仍然不愿意一个人睡。
做了很多努力,也没有用。这让我很受挫,为什么,为什么她就不愿意一个人睡呢?教育专家不是说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吗?连一个人睡都怕怎么可能独立?
有一天,女儿告诉我,她之所以不愿意一个人睡,是因为她很怕黑。
当我把她留在房间里,关上灯离开后,其实是把她一个人留在了深深的恐惧里。
你为什么会怕黑呢?我不解。
因为怕黑暗中钻出巨大的像蜘蛛一样的毛毛虫来。女儿说,有一次看了一个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就是这样的,当时把我吓坏了,以后只要在黑暗中就会想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的先生是做影视的道具工作的,我听朋友讲过很多关于影视道具的趣事,我就一一讲给女儿听,告诉她,那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它们其实不过是道具而已,是用木头、塑料以及布和泡沫做的,没那么可怕。
女儿似乎是宽了些心。
与此同时,我想我们也可以开着灯睡觉的,我去淘了一盏漂亮的床头灯,换上迷你式灯泡,在它柔和的光线下,女儿很快就安然入睡了。
不过有的时候,她还是会摸回到我的卧室来,并且赖在那里不走。我知道,她是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的,可是,她同时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黑暗中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是对自己的力量能否战胜未知的不确定,如果有一天她不再恐惧,就是真的长大了。
 
有一天,女儿告诉我,其实她还怕毛毛虫。
我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她更小的时候,她曾经用火柴盒收集过西瓜虫,她们的生物老师曾经教他们养过蚯蚓,还给学生每人分了两条带回家观察。我以为女儿是不怕小虫子的。
其实我是怕的。女儿说,而且我最怕的是树上掉下来的毛毛虫。
春天,迎春花开了,红叶李的花开了,桃花樱花都开了,我和女儿走在花树下,我心情愉快地赏花。根本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异样。若干年后有一天,女儿告诉我,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在迎春花边的下面走的时候一直都不敢走直线的,因为我怕树下掉下来的毛毛虫,所以,我就走曲线,我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开那些从树上掉下来的虫子了。
孩子的心思原来是这样的,可是我却一直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想到她怕到这种程度。记得当初她告诉我怕毛毛虫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哦,毛毛虫是挺可怕的,尤其是那种身上长着刺的有毒的毛毛虫,一旦被毒刺蛰了,那可是非常难受。但是大多数毛毛虫是无毒的。
为了克服女儿的恐惧,我给女儿播放《虫虫特攻队》的碟子,和她一起看那些昆虫的表演,她看得很开心
我以为我帮助她减轻了对毛毛虫的恐惧,没想到事实是,直到现在,她仍然怕。而我已接受这个事实。
 
在一个人小的时候,对于未知的世界是会有莫名的恐惧的。首先我们要允许孩子有恐惧感。
恐惧感对于每个人都是必须的,一个不知道恐惧的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会因不自知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但同时,也要分辨孩子的恐惧感与自己的恐惧感有所不同。有个朋友,他某天带女儿去游乐场玩,女儿什么都不敢玩,滑滑梯、蹦蹦床、她都不敢。朋友一个劲地鼓励她,她就不是愿意去。
朋友很沮丧,觉得女儿怎么这么胆小。好在这位朋友是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他突然自省,为什么自己这么沮丧,仅仅因为女儿表现得比同龄人胆小就这样,这对孩子是真正的爱吗?这分明是自己作为父亲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后的挫败感。自己作为女儿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给女儿以无条件的爱,怎么可以对孩子有那么多的要求。
当他把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时,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当我们身边有一个胆小的孩子时,我们首先要看到的是他的弱小,允许他有恐惧感,而不是他应该是勇敢的,应该是机智的,应该是……。
 
我告诉女儿,我自己在小时候最恐惧的是什么。
我怕鬼,虽然书本上是教育我们唯物主义,说世界上没有鬼,可是村子里的一位老奶奶特别会讲鬼故事,每次都讲得活灵活现的,夜里听完故事回家的路上,周围的风吹草动都会让我汗毛直竖,走路时自己的脚步声都会以为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跟踪我。
我也怕虫,尤其是在某次胳膊被蛰得肿了几天之后,再也不敢小觑这种小动物了,走在路上一定在远远地避开它们。
我还怕人。我特别怕村里的一个大叔。他本来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可是他有一个爱好,特别喜欢模仿哑巴,尤其是在看到我们这些小孩子的时候,他在我们面前惟妙惟肖地模仿着村里真正的哑巴,一边呀呀地说话一边手舞足蹈,每每把我吓得拔足狂奔,往家里跑。
我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爱好,也许他就是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恶作剧一下吧。
我完全不懂他说的什么,他的手势、表情那么夸张,好像我必须要懂他说的是什么。每次看到这位大叔,我就远远地逃走,甚至在他很正常地和我的父母聊天拉家常的时候。
当我跟女儿讲出自己小时候所恐惧的这些东西时,我会告诉她,现在,我一点也不怕了,至少不像以前那么怕了,因为,我知道我怕的究竟是什么。
我用自己的讲述,同理了女儿的恐惧,表示我接受和理解了她的恐惧,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或者生硬地将她与痛苦源隔离开来。只有直面恐惧,经历恐惧,克服恐惧,我们才能慢慢地成长。
 
那天,我跟一群伙伴在看一个展览。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奶奶,她带着一个小女孩,大概是她的孙女。那孩子哭着说,我要出去。我不想看。
老奶奶说,进都进来了,怎么不看呢。
小女孩哭得越发大声了,她执拗地站在那里,拒绝往前走。老奶奶只好停下来,一脸无奈地看着她。
多么熟悉的一幕啊。在人头攒动的商场或者是博物馆里,我常常看到类似的情景。是小孩无理取闹吗?其实不是。而是他们真的太小了,太矮了,如果没有人把他们抱起来,他们看到的全是周围人的腿,以及展柜的冰冷的柜体。
我对老奶奶说,您不要生气,您的孙女太小了,她都看不到什么,当然只会哭了。
老人看着我,我说,不信,您蹲下来,看看能看到什么。
说完,我先蹲了下来,蹲到和那个小女孩一样高。
老奶奶犹豫了一会,也蹲了下来。
我说,您再往四周看看,能看到什么?
老奶奶看了一眼,笑了。她说,谢谢你提醒我。
然后对小孙女说,来,奶奶背你看一会,不好看我们就出去,好不好啊?
小女孩高兴地答应了。
我的伙伴在一边等我,当我们继续看展览的时候,伙伴说,你还真的是懂小孩子啊。
我以前是不懂的,现在,也只是略微懂了一点。
那秘诀是什么?伙伴问。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你要蹲下来,当你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时,你就会发现他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茶语微笑"公众号所有文字皆为绿茶原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