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当孩子哭的时候……

时间:2020-10-18 15:40:31    来源:
那天在图书城正在看书,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响,然后一个孩子的哭声传来,我看过去,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在仰头大哭,她的手上拿着一个破了的气球,刚才啪的一声是气球破裂的声音,这声音吸引众人往这边看。
她哭得很大声,很伤心,她的妈妈很气恼地说,哎,一个气球有什么好哭的。然后拉着她往出口处走,小女孩的心思全在破了的气球上,拒绝跟着妈妈走,妈妈越是拉她,她越是反抗,身子堕得快坐到地板上。
旁边的人看着这对母女,那个妈妈一脸窘迫,说,不要哭啦,快给我闭嘴。
孩子仍然哭着,拗着,那个妈妈气得打了她一巴掌。
这时,旁边一个中年男人说,孩子哭又没有错,你不能打孩子呀。
书城的工作人员赶紧从正在布置中的活动现场拿了一个气球过来给那孩子,那孩子立刻止住哭声。
那个妈妈羞愧地看了中年男人一眼,一把从地上抱起孩子,离开了。
 
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热闹的购物中心或者是游乐场所,一个孩子因为某个愿望没能得到满足就哇地当众大哭起来。这时,他们的父母往往比孩子更无措。
我自己也不例外,记得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单位组织员工带着孩子一起去东湖海洋公园玩。女儿当时5岁,是个爱美的小妞,特别迷恋裙子,尤其是公主裙。那天早上出门时她非要穿裙子,我想到在湖边玩沙子玩水,肯定是裤子方便,于是讲了以上理由,让她穿了裤子。她很不高兴,但还是听了我的。
当我们来到海洋公园门口跟大部队集合时,意外发生了,来了两个和女儿同龄的小女孩,她们都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女儿一看到她们穿着裙子花朵一样飘过来飘过去,而自己穿着不喜欢的裤子,一下不高兴了,她说我也要穿公主裙,就是你不让我穿公主裙的。然后吵着要我带她回家换裙子。这一回一来往返得个把小时,我不同意,她就和我闹起别扭,我拉着她进园,她把身体拧得跟麻花似的。
她哭着哼着,眼泪直流,有几个女同事过来劝说,女儿哭得更大声了。想到在平时,同事有什么育儿问题都会向我请教,可这会儿,在自己儿号哭的女儿面前,我却一筹莫展,甚至生气,这孩子让我太没面子了。
事后想来,其实这事错并不在女儿,而在我,在女儿的爱美之心与对安全周到的考虑之间,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女儿被迫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裙子,可当她发现别的小朋友都穿着裙子,她就生气了,一向乖巧的小女孩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任我软硬兼施,就是不愿意进园,最后还放声大哭起来。
我急得满脸通红,生气地说,今天我们是来玩的,不是来跳舞的,你如果不愿意,那我们就回家,真的回家啦!
当我说要带她回家,并且再也不来了,她这才抹着眼泪,跟着大家进了园。
后来的时间她玩得很开心,似乎没再惦记她的裙子了。可是我感到特别累和她在门口的那一番僵持,看她一哭我就慌了,我累得像爬了座大山似的。
 
当孩子哭了,父母的考验就来了。
一般的家长都往往不试着去了解孩子哭的真正原因,而是只看到引发她哭的那个具体的事物,比如,一个弄破了的气球,一件没能穿上的公主裙,在大人看来,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实在不值得一哭,却忽视了在孩子的眼里,一个气球可能就是一个天堂,一条公主裙可能就是一个世界。
父母继续用自己大人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考虑着如何解决问题,他们此时想的是:
坚持自己的态度,不给孩子他想要的吧,他会哭得更厉害。
向孩子妥协,满足他吧,似乎自己就此被他的哭所控制了,以后他就习惯于把哭当武器了。
左右为难时,有的父母就烦躁了,烦躁之余,会责怪孩子,吼孩子,甚至巴掌就乎过去了。
此时,孩子要么哭得更大声,父母在孩子的哭声面前,更加无措,并且深感受挫。
也有的孩子会止住了哭,压抑了自己的愤怒委屈,放弃了自己的坚持,所以,貌似是父母以暴制“暴”成功,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其实既伤害了孩子又输了风度。孩子是不哭了,但脸上挂着泪,眼神中有愤怒,心底埋下了对父母的不信任,一些反叛的情绪其实于无声处酝酿着。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都怕听到孩子的哭声?都在孩子的哭面前手足无措?
我想,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有关,大家似乎历来就很回避哭这件事,大家都说,笑比哭好,笑对人生,笑口常开,等等。
所以一旦自己哭了,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哭了,都觉得是丢脸的事。
为了避免丢脸,就得从小培养孩子少哭或者不哭,让孩子放弃哭的权利,于是,家长们在平时就经常教育孩子不要轻易流泪,不要遇事就哭。
“哭是没有用的。”
“别哭啦,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人人都讨厌爱哭鬼。”
“那么好哭,娇气包。”
“那么爱哭,哪像个男子汉。”……
与此同时,积极地培养孩子笑的习惯——笑比哭好,笑对人生,笑口常开……
这样的话耳熟能详,而我也是这些观念的拥护者,曾经。
我给孩子起名时,就用了一个笑字,希望她的成长中多一些欢笑,希望她能笑对人生。
我也曾经用以上的话来教育幼小的她。
她也听进去了这些话,从小她是一个轻易不哭的孩子。
然后,有一次,在省艺校的舞蹈教室,当她的一个同学在练习翻筋斗时不慎摔倒,坐在地板上哭,小小的她对同学脱口而出:“别哭了,哭有什么用。”
当时,我觉得她好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表扬了她。是啊,哭有什么用。这是我平时对她说过的话,她听进去了。
可是,不久之后的一天,舞蹈课结束后,她意犹未尽地到把杆那里练习倒立,因为手一时没有撑好,她摔倒,嘴唇磕破了,流了很多血,她大哭起来。
因为爱让我和她感同身受,我的心顿时揪成一团,连嘴唇也觉得很疼,我搂着女儿,安慰她,为她擦去嘴唇上的鲜血,擦去眼中的泪水,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此时,我说不了“哭有什么用”这样的话,说不出来了。
女儿很快就在我的安慰下平静了,但是我的心却没有平静,我第一次知道,所谓的“哭有什么用”这一句,看似合理却无情,对于那个承受着痛苦与委屈的人而言,她的哭是本能的反应,此时,作为她的保护人要做的,不是压抑她的本能,而是给与她安慰,哪怕,陪着她一起流泪。
 
孩子哭的时候就让他大声地哭出来吧。
因为哭其实也是宝贵的经历。
我想起来,我小的时候是一个爱哭的孩子,常常为一点小事哭,父母渐渐习惯了我的哭声,很多时候看安慰无效就放任我在那里哭。我哭着哭着,发现自己都忘记是为什么哭了;哭着哭着,觉得哭声都不像是自己发来的;哭着哭着,会从指缝地偷偷地看大人的反应,看有没有人来管我;哭着哭着,自己觉得哭得没意思了,当父母或弟弟们来逗我时,我就忍不住笑了;笑过之后还会哭的,因为我要把哭进行到底啊;最后的最后,我就停止哭泣,该干嘛干嘛去了。
随着人的长大,逐渐成年,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生活不相信眼泪。因此,我也就越来越不再轻易流泪。而当我看似越来越坚强,有的时候却羡慕那些想哭就哭的孩子,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自己想哭都已经流不出眼泪了。我会为一部悲情电影流泪,会为某一次感动而流泪,但很少为自己的伤心而流泪,好像再多的伤心,我都能自己化解,在眼泪流出来之前。
我不再流泪,是我给自己戴上了厚厚的面具,不敢在人前示弱,甚至在一个人独处时,也摘不下这个面具来。
有位西方哲人说过,不曾痛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这一句,大概是我看到的对于哭的最高礼赞了。
所以,有的时候,与其强颜欢笑,倒不如痛快淋漓地哭一场。
对于我们的孩子,在他哭的时候,就让他先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
 
 
"茶语微笑"公众号所有文字皆为绿茶原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