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月27日的下午,意大利画家莫地里亚尼(1884-1920)的朋友们
聚集在巴黎亚可布街一家慈善医院,为刚刚死去的莫地里亚尼送行。灵车跨过
纳河,穿过大半个巴黎,来到著名的拉雪兹神甫公墓。这里安葬着许多名人,
斗和贫穷一生的莫地里亚尼如今在这里总算找到了归宿。
诗人佛兰西斯·卡尔柯对参加葬礼的朋友们说:“莫地里亚尼在贫困与苦难中
度过多彩的波希米亚生活,坚持否定通俗的人生观。”诗人考克多说:“他是位
男子,他的素描典雅而优美,是我们的贵族;他的线条是灵魂的线…”莫地里
尼是犹太人,所以由犹太
士为他祈祷。在祈祷声中
材缓缓地落入墓穴。由于
的妻子珍妮的父母坚决反
将女儿与莫地里亚尼葬在
起,结果,珍妮被单独葬在
黎郊外的巴尼厄公墓里。
友们从莫地里亚尼的墓
来一束鲜花,献给这位崇
莫地里亚尼夫妇的墓地
的女性。三年后,珍妮的父4
终于被莫地里亚尼的朋友说服,答应收回以前的决定,同意将珍妮迁葬在莫地里亚尼身旁。至此,一对饱尝苦难和生前曾经相许分享“永恒欢乐”的恋人,终于长眠在一起
在莫地里亚尼与珍妮的合葬墓上,人们用意大利文刻下了这样的墓志铭:
<em>画家阿麦迪奥·莫地里亚尼。1884年7月12日生于里窝那。1920年1月24日逝于巴黎—在他即将获得成功之际
珍妮·赫比特娜。1898年4月6日生于已黎。1920年1月25日逝于巴黎—为伴侣献出了生命。</em>
从这个墓志铭看来,画家莫地里亚尼只活了36岁,而他的妻子在他死后一天就去世,死时只有22岁;而且莫地里亚尼“在他即将获得成功之际”死去,他的妻子则“为伴侣献出了生命”。这其中一定有一场悲剧发生在他们两人的生活中。
1906年,22岁的莫地里亚尼从意大利的乡下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开始了自己艰难困苦的艺术家生涯。这位出身名门的英俊青年从14岁起开始学习绘画,当时各种艺术家都聚集在蒙巴纳斯街,而莫地里亚尼最引人注目。他的卓越才能和极其俊美的容貌,被人们称为“蒙巴纳斯的王子”。人生最美好的、人人都羡慕的一切—才干、容貌、气质…他都有,可是唯独没有钱财和健康。苏联作家爱伦堡在他的《人,岁月,生活》一书中,在“画家莫地里亚尼的悲剧”节中说:“当然,他可以绘制一些能使批评家和订购者皆大欢喜的肖像画:那他就能得到金钱,得到一所优越的工作室,得到人们的赞誉。但莫地里亚尼既不会撒谎,又不会随波逐流;凡是见过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十分直率和高傲的人。”
但是莫地里亚尼的内心既难以承受生活贫困的压力,也难以长期忍受随之而来的孤独。他不得不用烟、酒和印度大麻酚来麻醉自己。这样做又进一步摧残了他本来就病弱的身体,使他长年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中,难以自拔。
幸好在1917年春天,有个叫珍妮·赫比特娜的年轻姑娘开始出现在莫地里
亚尼常常去的霍东达咖啡店。当时她19岁,正在克拉罗西美术学校学习。这
们两人就认识了。珍妮的家庭十分富有,她的家人激烈反对他们的结合,但
妮不顾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在1917年7月7日,由柴可夫斯基等人作为证婚人
莫地里亚尼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珍妮以娇小的身躯抵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指责,甘心与莫地里
同忍受贫困,把自己无私的爱献给了莫地里亚尼。她容忍着莫地里亚尼多
上的一些恶习和怪癖,以自己的温存抚慰着莫地里亚尼近平绝的心,使莫
亚尼过上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虽然他们只共同生活了两年半,但就在这
半的时间里,莫地里亚尼在艺术创作中有了一次大的飞跃,画出了一大批杰出
肖像画和裸体画。这些作品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正是这些作品健
地里亚尼成为光耀美术史册的世界巨匠。仅以珍妮为模特儿,莫地里亚尼就画
十多幅肖像画。
1919年下半年,莫地里亚尼的健康已
被贫穷、劳累、酒精、药品和肺结核严重
残,他似乎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向尽头。
顽强地支撑着自己的躯体,用颤抖的手画
了最后一批画作
1920年1月一个阴冷的日子,天下着
雨。莫地里亚尼同一群朋友一起到一位面家
的工作室去看画。到了画家住的地方,因为
家住在最高一层楼上,这时莫地里亚尼吧
觉得浑身无力不能上楼,就独自一人坐在
下等候。两个小时后,当朋友们从楼上下来
时,发现等在楼门外的莫地里亚尼被冻得
住地颤抖。在回家的路上,被朋友们扶着走时
莫地里亚尼开始说胡话。他说,他在等
船,这条船将带他到远方一个新奇的彼岸
回到家里之后,莫地里亚尼开始发高
病情十分严重,后被医生确诊为肾炎并发
莫地里亚尼画的珍妮的像
膜炎。在最后的日子里,珍妮一直守在他途
身边。他们住在楼上,往楼上搬煤、搬木柴这样的重活,病弱的莫地里亚尼干不了,而珍妮怀孕9个月也干不了这种重活,所以屋里没有煤生炉子。在冰冷的屋子里,不知所措的珍妮只能抱着昏迷不醒的丈夫低声哭泣。平时这些劳动活计都是由住在同一层楼的艺术家奥利茨帮忙,但是这几天他恰好出门在外。1月22日当他回到家里之后,才发现楼上的邻居已生命垂危。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莫地里亚尼被送进一家慈善医院。在去医院的出租车里,莫地里亚尼断断续续地说:“拥抱我的妻子,我俩约定要分享永恒的欢乐。”在医院里,他再也没有醒过来。据在他身边护理的朋友说,在临终之前,莫地里亚尼曾轻声呼唤着“亲爱的意大利”。
这一天是1920年1月24日,他还不满36岁。
莫地里亚尼住进医院的当天,朋友们将珍妮安顿在一家旅馆里。莫地里亚尼去世后的第二天,在朋友的陪伴下,珍妮去医院同丈夫诀别。这时珍妮已经怀了第二胎,有9个月的身孕,大家都很为她担心。在朋友们为莫地里亚尼筹办丧事的时候,悲痛欲绝的珍妮独自一人回到父母位于阿米奥街的家中。家人似乎觉察到珍妮的情绪极不稳定,于是让她的哥哥安德烈整夜陪伴着她。凌晨,趁安德烈不备,珍妮从5楼的窗口纵身跳了下去。
这时他们两人留下的孤女(也取名珍妮),才刚刚两岁,还寄养在巴黎郊外亲戚家里。三个星期之前,她与父亲见了最后一面。
知道了这段悲惨的故事,我们就会深深理解墓碑上所表达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