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末,摇滚乐似乎已丧失最初的活力那些开国元老都被命运给击倒了—另起炉灶者比比皆是。另有一个令人诟病的事例,即是以“A-wop-bomaloo-mop-a-lop-bambom”这句不朽名言总结摇滚哲学的小理查德,1957年摇身变为彭尼曼牧师,从此穿梭于两种角色之间,有时是诚恳的卖圣经者,有时重拾震颤青春、耀眼的摇滚人角色。
1958年以猎王从军开始,“上校”汤姆·帕克( Tom Parker)终能包装在猫王身上的叛逆形象。对摇滚乐界而言,即使未丧失猎王(因为他仍唱着柔美的抒情曲),那么,至少他体现的神秘宣告结束;对媒体而言,他成为正派家庭的家长,和“上校”的千金结婚,在经纪人严密掌控下热情地工作。若这备受质疑的工作,仅是无间断且索然无味的影片……又意味着什么呢?
1958年也见证了杰利·李·刘易斯事业的早衰,因为他与13岁远亲结婚,未获媒体谅解,又在次巡回表演中被一家英国杂志搞得声望直线下跌。那年起,他只好以弹奏乡村歌曲自慰,何机重燃歌迷的欢迎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