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民间流传甚远,从元末时期开始,一直流传至今。
我小时候不止一次地听妈妈讲过这个传说。原来距我家乡三岔子(大堡)5里地远有个自然屯叫烧达子沟,与我小时居住过的屯子只有一山之隔,在秋季山货成熟的季节,大人常领孩子到烧达子沟采摘榛子、蘑菇、猕猴桃、山核桃等山货。
这里在“文革”初期是个生产小队,属于东山大队,有十几户人家,居住在一个山坳里。屯子里还有一所耕读小学,学生都是本屯的孩子,不足十个孩子。
1967年9月屯里马家遭抢劫,从此老百姓都不敢在屯子里居住,都离开搬迁到大堡(三岔子)居住。
妈妈讲“烧达子沟”地名的由来,原来始于元朝,历史久远。
元王朝是蒙古族的天下,他们原来是北方以放牧为主的游民,性情彪悍,喜欢骑马射箭,素有“马背民族”之称。
毛主席有“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就是描述这个民族。
在元朝末年,政府腐败,欺压百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汉民欺压更甚。
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防止联合起来造反,元朝统治者将汉人家里一户或一族安插一个“鞑子”管理汉人(鞑子是汉人对蒙古人的称呼)。
“鞑子”经常骚扰百姓,坏事干绝,抢男霸女的事非止一端。
“鞑子”防备汉人谋害,将菜刀用铁链固定在菜板上,几户使用一把菜刀。
汉人恨透了元朝的统治,对“鞑子”更是恨之入骨,早有揭竿而起,推翻朝廷之心。
汉人有过中秋节的习俗,就是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还互相送月饼,过节的习惯。
有人利用汉人过中秋节献计(据传是元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就是在中秋节互赠的月饼里面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
约定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起义,大家一动手杀鞑子,推翻暴政。这就是“八月十五杀鞑子”。
当然还有其它的版本,传的最多且广的是这个版本。
我家乡的“烧达子沟”地名的来历,应该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应该与元朝末年“八月十五杀鞑子”事件有关,可以推测元朝末年三岔子这个地方汉人在中秋节的晚上将统治汉人的鞑子杀了,并在“烧达子沟”烧掉,应该是历史史实。
后来由于时间流逝,人们将“烧鞑子沟”简化或笔误写成“烧达子沟”,也是自然。
三岔子附近除“烧达子沟”因历史事件得名外,还有如“想儿山”、“后营盘”也因历史事件得名。
“想儿山”它不是专指哪座山,而是一个村落名(自然屯)。
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杀了儿子,出征走到此地想起了被杀的儿子得名,起初叫“想龙山”,叫白了“想山”。
“后营盘”传说明朝在該地屯兵得名,现在是村落名。
根据地名可追寻历史足迹,还原历史。
家乡除了有与因历史事件有关的地名外,还能见到明朝古城墙和烽火台。
城墙是用石头垒成的,现在已坍塌,但轮廓清晰可见;4处烽火台分别伫立在和尚沟,想儿山东山、王旮瘩岭,上台的山脊上。
相传古时有战事时,在烽火台上点狼烟,传递信号。
目睹这些历史遗迹,物是人非,仿佛给我带到了古战场狼烟四起,鼓角争鸣,两军厮杀的场面。
(2020.02.29)
作者简介:
地质勘探:现年63岁,退休在家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