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法国作家梅里美《嘉尔曼》:鲜血与空气

时间:2020-10-18 16:43:26    来源:

作者:程庸

一个西方作家曾说,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是为艺术家所正确了解,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自己就会带领着艺术家朝前走。也就是说故事往往有它自身的主张,会自己朝前走。这儿所说的带领”是强调艺术家必须把握主人公的性格逻辑而不是凭借主观意志来安排主人公的命运。有的小说之所以不真实,主人公做出背离自己性格走向的事来,那是艺术家主观地摆布了人物的命运路径。当然什么叫背离,什么叫吻合路径,这一点有时很模糊。人的内心毕竟不像外表那么容易辨认,从一个点来看,人的可变性较强,但从一条长线(假设把人的性格流程比喻为长线)观察,人总是依着独有的性格逻辑的轨迹发展,而成为区别他人的“这一个”。

作家通常按规矩出牌,往往依逻辑来安排主人公的命运,比如人物内心和外在关系处理得和谐,很少有误差。有的作家却不一样,出牌不按牌理,打乱读者的阅读习惯,塑造的人物会做出与他(她)性格截然相反的事情,仿佛分成了两个互不关联的人物,然而最终,作者采用高明的手段把两个人又合在了一起。这种险处进入、但又合理冲出的手法很能刺激读者的审美经验。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人民文学出版社,傅雷译),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向往自由生活的吉普赛女郎嘉尔曼的形象。她爱上了唐·若瑟,渴望和他结合过自由的生活。但之后发现,她的情人要把她锁在身边,带她去美洲过安分守己的日子,她却不情愿。情人以刀相逼,她还是不从,结果倒在血泊中。嘉尔曼热爱自由、渴望爱情,那么为什么不愿跟着情人去美洲呢?从表面看,似乎不符合她的性格逻辑,与她的面目相悖。其实嘉尔曼虽然渴望爱情,但这种爱情前面如果不冠以“自由”两字,她宁肯放弃。唐若瑟已经摆出一副要管教她的模样,拿出一副无形的锁链套在她手上,她忍受不了,用力挣脱锁链,宁死,也要自由,这正符合了她的本性。在她看来,生活中缺少自由,好比缺少空气。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嘉尔曼的真正性格,也看到了作者在把握她的性格时,经过了貌似背离但最终合二为一的过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