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浮笑,心里开花
疫情仍在继续,祖国的关怀也没有停歇,不管是在英留学生,还是在英国工作的外派工作人员,大概都收到大使馆发过来的健康包,健康包里除了口罩、神药,一定还有一封慰问信: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朴素的言语,满满的感动,对于身在异国的中国人来说,这就是祖国的关怀,心向往的地方;不管前路多艰险,祖国是你坚实强大的后盾。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也是一个病毒肆虐的艰难时期——2003年,SARS横行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历,经历同样的恐惧,惊慌,艰险,我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那时的我,还是一名高一学生,呆在校园这个温暖的避风港里,对于学校以外的世界,真的是又陌生又向往。
我只记得学校大门的铁栅栏关得严严实实,栅栏外是一批一批蜂拥而来的家长,栅栏内是一个个涌向前的学生,隔着冰冷的铁栅栏,大门外的人和大门内的人,遥相呼应;门外的大人满脸焦虑,门内的小孩一脸迷茫;一边是道不完的殷切叮嘱,一边是不知所措的连连点头……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广播里每隔一个小时会播报一些学生的名字,被喊到名字的学生一下课,就会飞奔到学校大门口。大门口的保安比平时多了好几个,他们严阵以待,不能让任何一个外来人口进学校,也不能放走任何一个住校的学生。那些家长带过来的包裹放到保安室的小屋,再转交给学生;而人,只能隔着栅栏铁门,遥遥相望……
我的名字当然没有在广播里响起,所以我也从来不用担心这样尴尬而又温馨的时刻,我一直住在学校,我的爸爸妈妈大概也不知道什么是SARS。
当然,我也不知道。
尽管每天看着这样恐慌的局面,我还是捉摸不透,SARS是个什么东西。
直到学校进入全面戒严时刻,直到老师天天在我们面前播报新闻,直到每天中午都能喝到那个“孟婆汤”……我才知道,SARS是个能让人很快死亡且传染性很高的病毒。
我还年轻,美好的人生都还没来得及体验,可不能让病毒乘虚而入。
于是,我们也进入全面戒严的时刻;
“孟婆汤”再难喝,也要咬紧牙关——喝;其实,哪是什么“孟婆汤”,不过是大蒜水,或许还放了什么抗病毒的神药,或许,有板蓝根。话说,那时,板蓝根都卖到天价,还不见得能买到,估计,板蓝根是没有的。
听说,那些大门外的家长好多都是急着给家里宝贝送板蓝根来的,所以,那些宝贝们可以不喝“孟婆汤”;我们这些没有家长眷顾的,无论如何,都得把汤喝下。
说实话,刚开始,我可真把它当作神药在对待,不敢漏掉一滴,反正,喝了以后,我就百毒不侵,刀枪不入,当然,这只是给自己的心理暗示;不然,谁喝得下那一碗黄黄的辣喉咙的水。
喝了几天“大蒜汤”以后,同学们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来,喝了这碗‘孟婆汤’,前尘往事尽消散,从此,一切从头来!”有人举杯敬往事。
“来,干个杯!”有人对“汤”当歌。
“来,一口干!”
“不,你一口干,我随意!”
……
慢慢地,神药大蒜汤演变出好玩的事情来。
最有趣的是,当属一边喝着“孟婆汤”,一边看着电视,那酸爽劲儿,现在想想,都不由得脸上浮笑,心里开花。
话说,教室里的电视,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摆设,很少派上用场,但“非典”期间,这个电视彻底改变它的属性,不再默默地呆在一旁,任凭粉笔灰洒落它肩头,人家也要翻身做主人了。
“老师,现在外面发生啥,我们一点都不知道。”一脸惆怅样;
“老师,要不让我们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满脸的求知欲;
“再说,我们都是高中生了,不能躲在象牙塔里只顾学习,也得了解民间疾苦,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大义凛然,踌躇满志;
……
不知道老师是被学生的话语触动了,还早有此意,竟然大发慈悲,恩准我们开电视。于是,不管是晚自习前,还是中饭后,我们都可以看一会新闻,当然,刚开始只是新闻,后来,不再局限于新闻,偷偷摸摸看会电视剧、娱乐八卦,只要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也是被默许的。
老师对我们的管束似乎也没有那么严厉了,至少不再只是督促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活着,健康地活着,也变成了重要内容。
现在想想,那时的天空,主色调还是灰色的,毕竟活在病毒肆虐的时代,时时都在担心害怕,也许是因为懵懵懂懂,也许是因为知道生命的脆弱而更懂得珍惜当下,所以,在灰色的天空下也能苦中作乐,让其闪现出点点绚丽的彩色。
正是因为这点点绚丽的彩色,才让我们记忆尤深,让我们想起时,脸上浮笑,心里开花!
但愿,很久很久以后,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的岁月,现在的生活,也能脸上浮笑,心里开花!因为,我们都曾经历过!
彦子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