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清明杂谈

时间:2020-10-18 16:47:10    来源:
清明杂谈
文/孙益鑫
 
暮春过后,山由枯黄清瘦变得碧绿圆润,青翠中夹杂着鹅黄,零星有几簇山花,娇艳欲燃。往往是雨后,空气中弥漫着嫩芽的清新和淡淡火药香味,带着新翻开泥土气息。正是《历书》说的:“万物皆洁齐而清明”。山坡上,有白幡飘动的地方,就是坟地,那是祭祖的人们,在祖先坟头系上的哀思。人们挎着提篮,里面装着刀头肉,一碗米饭,香蜡纸烛,上山看望先人。
 
一个家族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埋锅造饭,席地而坐,喝酒闲谈,燃放鞭炮,青烟袅袅中,给儿孙们讲些祖先的故事。人们深信,这顿饭是陪着逝去的亲人吃的,我们来到坟地,就好比登门拜访。大家口里说着,老祖宗,我们来看您了。说一些这年来的事情后,大家动手,清理坟头的杂草。大人带着小孩子们挨个的磕头,这是大老祖公,这是二老太公,这是......,孩子一脸懵懂,但是虔诚地作揖,磕头,家族的根在这里,家族的故事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最后,大家围坐在坟边,一起吃顿饭。几代人穿越时空,用这种方式重逢,仿佛坟里的那个人,也会欣喜。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清,多了一些亲人间的温暖。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很多时候,我们宁愿相信,逝去的亲人只是换一种生命形态存在。于是我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和他们联系交流,或是梦境,或是仪式,古往今来,不乏其术。晋干宝《搜神记》,刘宋刘义庆《幽冥录》,宋代洪迈的《夷坚支志》等所录无数,至于《太平广记》里更是数不胜数。我们想象并塑造出另一个世界来,祖先们生活在那里。有一本有趣的小册子《望杏楼志痛编补》,书里有《乩谈日记》,记录一个动人的交流故事,是作者与其死去的子女通过扶乩的方式谈话的记录。记云:
 
 “丁酉正月十七日,早起扶乩,则先兄韵笙与闰妹杏宝皆在。问先兄逝世时年方二十七,今五十余矣,容颜老乎?曰,老。已留须乎?曰,留。”
 
这里的描述简直活灵活现,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和世间的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那里乃是一个完整是世界。《乩谈日记》又云:
 
“五月二十九日,问杏儿汝妇山南好否?曰,有喜。盖已怀孕也。喜见于何月?曰,五月。何月当产?曰,七月。因问先兄,人十月而生,鬼皆三月而产乎?曰,是。”
 
 “十九日,问杏儿,寿春叔祖在否?曰,死。死几年矣?曰,三年。死后亦用棺木葬乎?曰,用。至此始知鬼亦死,古人谓鬼死曰聻,信有之。盖阴间所产者即聻所投也。”
 
 
这里大可说明鬼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鬼也会生老病死,他们的死叫“聻”,他们死后,就投胎到人间,就这样轮回。作者最后写道:
 
“八月初一日,野鬼上乩,报萼贞投生。问何日,书七月三十日。问何地,曰城中。问和姓氏,书不知。亲戚骨肉历久不投生者尽于数月间陆续而去,岂产者独盛于今年,故尽去充数耶?不可解也。杏儿之后,能上乩者仅留萼贞一人,若斯言果确,则扶鸾之举自此而止矣”,就连阴间的亲人也相继死去,音信渺茫,想与死去的亲人交流已不复得了,读书到此,不禁黯然。
 
至于用酒食祭奠逝者,他们又是怎样和我们一起吃的呢?这恐怕是每个小孩子都关心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真的可以和我们一样,把食物吃完,把酒喝干。明人陆粲《庚巳编》卷九“黄村匠人”中记一冥卒与生人对面大嚼,一只烧鸡吃得只剩下一堆鸡骨头。而《聊斋志异》的“阎罗宴”中,阎罗及其随行人员更是把邵生为亡母所设的几桌肴馔一扫而空。但这种说法多半是神异奇谈,我们每次祭奠,并不见祭品少了些许。于是又有另一种说法,祖先们只是吸取食物的精华,祭奠过的供品,会变得寡淡无味。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言鬼饮酒,但饮其酒气,酒虽如故,而味则淡如水矣。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言一书生有胆,于月明夜携酒至丛冢间饮,并呼诸鬼共酌,“数其影约十余,以巨杯挹酒洒之,皆俯嗅其气。”清人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二有“鬼抢馒头”一则,写得非常有趣:
 
洞庭山多饿鬼。其家蒸馒头一笼,甫熟揭盖,见馒首唧唧自动。逐渐皱缩,如碗大者,顷刻变小如胡桃,食之味如面筋,精华尽去。初不解其故,有老人云:“此饿鬼所抢也。起笼时以朱笔点之,便不能抢。”如其言,点者自点,缩者仍缩,盖一人之点,不能胜群鬼之抢也。
 
亡灵吃馒头,吃完看似馒头还在,可是已然无味,因为精华被吸走了。逝去的的人也能如我们一般饮食,连外国人也有传说。周作人先生所译希腊路吉亚诺思对话集中有《关于丧事》一篇,其中说道:“他们的营养似乎专靠我们在墓上所供献的奠酒和祭品,因此假如在世上没有亲戚朋友活着,那么他在阴间只好饿着肚子过这一世了。”
 
既然有了这个世界,我们就有了载体寄托思念,送去关怀。我们烧纸钱,是怕祖先们受穷;我们烧纸衣,是怕祖先们受冻;我们供饭,是怕祖先们挨饿。这种“责任”代代传递,形成了我们的家庭观、家族观。时刻提醒我们是有根的人,不能断绝。大儒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卷十六中就记有一个故事,一人死后无嗣,他的鬼魂便整天到亲戚家捣乱,逼着亲戚赶快给他立嗣。亲戚问:“你活着的时候不着急,现在找我干什么?”此鬼道:“那都是我祖宗因为我而断了血食,他们不依不饶啊!”他没有子嗣,意味着从他而上的所有祖先,都将失去祭祀,在阴间挨饿受冻。因为《左传》有言:“神不食非其宗”,这亦足以解释农耕文明下,传统儒家文化对丁嗣制度的重视,不仅仅是现世的财权继承,还关系到死后的祭祀责任。
 
当然这些杂谈,其本质是迷信的。抛开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因素不说,单纯从情感来看,其实这都是人们的假想,这种假想荒诞无稽,实则有强烈的情感纽带维系,情感的永恒并不因生死而改变,这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古今中外一般同。
 
所以,清明是一个与亲人亲近的节日,也是一个体味生命的节日。我们通过去感悟那些逝去的生命,从而珍惜现世的一切美好情感。这也许是清明的人性温暖一面吧。
 
作者简介:孙益鑫,贵州省青年文化学会理事、贵阳市青年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