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广东)
今晚的月色很好,若圆将盈的月亮,吐着幽幽的蓝光泻落大地,为山河铺上了一层闪亮的银光。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节,这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我就有一种莫名的馋意袭上心头,那时,一是馋鸡腿,二是馋月饼。
以前,每到中秋前的那个圩期,大人们必定会去趁圩(赶集),也必定有月饼买回来,因为他们知道,家里的老人小孩都在望眼欲穿地等待着他们买月饼回来。
有时,我也会跟着大人到镇上赶集买月饼。那时,整条圩街只有一间国营杂货店有月饼出售,那是县食品厂生产加工的。那个年代不允许私人生产加工月饼和其它产品出售,杂货店里的生抽、豆豉、榄角、咸鱼等无一不是国营食品厂生产的,人们日常所需的油盐酱醋茶,都得往这间杂货店里购买。几个售货员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拿起纸角袋,在桶桶缸缸里勺上顾客需要的或豆豉或榄角或食盐,往秤盘上一放,压砣定量,包实扎好,然后交货收钱。那时的日用食品都是散装散卖的,不像现在这样有精致的包装,月饼也没有华丽的包装盒,只是用牛皮纸把四个月饼竖叠着包起来,上面贴着简陋的牌子商标。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可以说是月饼的“始祖”了。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芝麻、胡桃等品种,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作馅儿的圆形饼——“胡饼”。后来传说“胡饼”变成“月饼”是杨贵妃给起的名。相传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同赏月,唐玄宗无意说了句“这胡饼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着皎洁的明月,脱口就说出“月饼”二字,这倒很合皇上的意,从此“胡饼”便改名为“月饼”了。
出来工作以后,有几年我没有回乡下老家过中秋吃月饼了。想家时就向西北方向举头仰望,真有“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感觉。有一年,中秋节正好是星期天,我急匆匆地赶回老家与家人共度中秋。在空气清新、月光如水的小山村,与家人齐团圆共赏月,成为了难忘的记忆。
有一年中秋,却是秋雨霏霏,阴云密布,看不到那圆圆的满月。直到深夜起床,才发现雨停了,月亮也出来了。明月高悬在天穹上,月光倾泻如瀑,洒落在屋脊上、瓦片间、屋檐边、巷子里,到处闪着幽幽的蓝光。我赶紧走出门口,喊了一声“月亮出来了”,但村子依然是寂静的,只听到屋檐的雨滴声、树叶的飘动声,还有虫儿的低鸣声,没有一个人出来看月亮,没有我想像中的兴高采烈场面。我想,许是乡亲们太累了,他们睡得甜甜的,管他月亮圆不圆呢!
现在中秋节成了法定假期,有时经过调休还有三天的连假,不少在外务工者或工薪族都会趁着假期,回乡与家人团聚共度中秋佳节。
为了做好节日营销,人们往往提前大半个月的时间,就开始上街扎棚搭屋为出售月饼做准备了。而且有的还把棚屋打扮得花里胡哨、精怪陆离,极尽招客揽客博眼球之能事。
现在的月饼品种也是五花八门,有五仁、莲蓉、豆沙、冰糖、芝麻、水晶、火腿等月饼,还有近年兴起的新品种,如冰皮月饼、果蔬月饼、海味月饼、椰奶月饼、茶叶月饼等等,未到中秋节就可以品尝到各种月饼了。
小时候,大人从圩上买回来的月饼,未到中秋节就不敢动也不能吃,就算你嘴馋也得忍上几天。记得村里有个小伙伴,因为提前把一筒月饼偷来拿去分给同伴们吃了,结果被大人从上屋追到下屋,从上巷骂到下巷,并挨了一屁股棍,他说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市场丰盈,月饼有精制考究的,也有普通一般的,丰俭由人,任君选择。
那年中秋,一位朋友送给我两盒月饼,是那种一盒一个的大月饼的。这月饼又大又香,色泽金黄,饼香四溢。我曾想,这月饼又是如何制作的呢?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制饼师傅,他向我介绍说,这种月饼是手工制作,而且还比较复杂。
通过他的介绍我才知道,这种月饼,除了有橄榄仁、核桃仁、杏仁、爪子仁、芝麻仁五种果仁之外,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肉类配料,那就是晾肉和糖肉。所谓晾肉,就是选用300斤以上土猪的后腿肉,按照猪肉的纹理切成薄片,然后进行腌制,再经过三天四夜的晾干,然后用木槌一棒一棒槌成火腿丝,谓之晾肉。所谓糖肉,就是把肥猪肉去皮掉,切薄片,拌上白糖切成丁,再用大陶罐腌上15天,就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糖肉”。腌好的糖肉加入特制的香料,依次拌上五种果仁和晾肉,就成了月饼的馅料。这种月饼皮薄馅大,金黄香酥,而且一只就有一二斤重,有的重达四斤。制作这种月饼皮也很讲究技巧。那位师傅说,如果手艺不到家,饼皮就会破损,造成皮穿馅露,这就考验工人们的耐心和手艺了。精致的手艺制作和精准的火候控制,是他们制作月饼的要领,也是他们的传统。这种月饼,果仁堆叠,肉质软糯,甜咸融汇,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咬一口,酥香脆甜,饼香扑鼻,吃后齿间留香。
到了中秋,很多人会把月饼作为礼物去走亲访友,这是一种礼尚往来的传统,是对亲戚、长辈、尊师、朋友的一种尊重和敬意,是一种情谊,也是一种礼仪。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快到了,我也要准备去挑选月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