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月亮小语
今天看到张军心理师一句话:“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在折磨我,我在折磨自己。”
心理师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真相”。我们自己对事物的解读、诠释或预设,会让我们相信“我的视界”就是“我的世界”。这些解读、诠释或预设不但折磨自己,还必然会折磨亲近和在乎自己的人。我们是什么样的视界,就会让我们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我近两年接触好些“关系问题”,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在重复相同的一类模式:孩子在未成年时,家长都指责的是自己孩子;在孩子结婚后,家长指责的就不是自己孩子,而是孩子的配偶——别人的孩子了。有的家庭相互指责而导致一场混战。成年人中会有什么样的模式呢?无论未婚还是已婚,凡是有关系困扰问题的,以这样一类模式为普遍:向配偶或好友痛诉自己幼年时的痛苦经历,同时向亲朋好友倾诉配偶造成的“不幸”。
我最近遇到为孩子“问题”所困的家长,在家长倾诉中我时而会问家长:“你认为你和孩子,谁更应该改变?”家长一般会豪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孩子啦”。当时把在场的公益传播志愿者急得不行。因为这种情况,我会让家长回去坐等孩子改变,我不会再有其它的“招数”。好在孩子的父亲当时问了一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事后有志愿者说我当时不动声色地“认可”家长的观点,说我这是很“稳得住”。这是因为,心理视界是自己修练才能提升的,用说理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人的问题。
快一个月时,家长发信息给我,告诉:“我觉醒了”。原来家长通过学习,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紧接着,孩子的问题也随之而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其实,我也是从一个“抱怨者”,变成了一个“能量者”的。从我自己的经历认为:只有提升自己才能够影响他人。无论他人做得如何,一个人幸福力的提升不是坐等他人改变,首先改变的应是自己。
你是什么样的视界,就会让自己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提升自己的“心理视界”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