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金才
题记
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是立冬后的第二天。北京,多云转晴,18/3℃,气候宜人。上午9时,我和妻子兴致勃勃的来到北京香山公园。首先,我们参观游览了双清别墅这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接着,依次登上勤政殿、香山寺、孙中山纪念堂和香炉峰,探究历史,观赏景点;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买卖街40号,北京市区西北郊,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内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早在元、明、清时,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狩猎纳凉。咸丰10年(1860年)和光绪26年(1900年)先后两次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焚毁。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
“香山”的得名,历史文献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于民间:据说早年间香山上曾栽种有大面积的杏林,每年花期已到,这里便花香浓郁,故而得名。一种说法来自于《香山永安寺记》:记载山中有一块大石头,其形状和寺庙里烧香的香炉很像,因此,这座山便因香炉形状的石头而得名。
双清别墅
香山双清别墅位于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因院内一座石壁下淌岀的两眼泉水而得名。金代初名“梦感泉”,清代乾隆皇帝兴建静宜园时题名为“双清”,乾隆所题“双清”二字,至今还镌刻在院内石壁上。双清别墅环境优雅,以其苍翠的竹林、遮天蔽日的银杏、挺拔的松柏、古朴的建筑引人前往。然而,真正使这个地方闻名天下的并不是她的秀丽风光,而是因为这里曾是毛泽东主席住过的地方,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挥中心,曾发生过扭转中国命运、决定中国前途的大事。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闭幕后,中共中央于1949年3月25日由西柏坡迁入北京香山双清。在双清别墅,毛泽东主席指挥了渡江战役,筹备了新政协,筹建了新中国,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毛泽东同志在香山展览》由《从西柏坡到北京香山》、《毛泽东在双清》、《领袖生活在香山》三部分组成,集中反映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和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
勤政殿
勤政殿是香山二十八景之首,从东宫门进入香山公园,勤政殿是第一道风景线。这里是清乾隆皇帝来园住跸临时处理政务,接见王公大臣之所,取意勤政务本,勤于思政。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10年(1745年),由正殿、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河、牌楼等组成。咸丰1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2002年7月香山勤政殿修建工程动工至2003年7月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就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将二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独特的寺院格局,御赐“大永安禅寺”,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香山寺于1860年、1900年分别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仅存知乐濠、听法松、婆罗树御制碑、石屏等遗物。2017年11月28日,经过5年修缮,香山寺正式对外开放。
孙中山纪念堂
北京孙中山纪念堂位于香山公园碧云寺第五进院落内,原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灵柩曾停放在碧云寺最高处的金刚宝座塔内,四年之后,中山先生的灵柩前往南京紫金山时,曾在此殿设灵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后,这里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中山先生重殓换下的衣帽及楠木棺封存在停灵处的石券门内,辟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纪念堂通过实物、图片、音像等方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以及抱病北上、停灵碧云寺的历史。
香炉峰
香炉峰俗称鬼见愁。在香山公园西部。香山的主峰,海拔575米。顶峰有两块巨大的乳峰石,形如香炉,故名。此峰高峻陡峭,攀登不易,可乘览车登山,在顶峰能饱览香山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