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默作品展示
十月七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雨住天晴,阳光灿烂。我和妻子驱车八十公里游览了云丘山。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境内。素有河汾第一名胜之称,是国家四A级风景区。也许是天不作美,也许是假期将尽,门口偌大的停车场只停了百十台车,还有大片的泊车虚位以待。相比一号去少林寺景区看到的景象,真不可同日而语。少林寺景区上万车位的停车场十点多时已经爆满。即使如此,去往景区的道路上车流仍然绵延十余公里,源源不断。名与利是孪生姊妹。少林寺因《少林寺》电影一夜成名,红遍天下。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为少林寺注入了无限活力。
进入景区,依次穿过一片空地、饭店、商店等商业场所,还有一处戏台。只是斯人已去,空旷的舞台像一只眼睛,静候着盛装的艺者。候车区位于中和广场。只见一座高大的雕塑,一男一女,双目深情凝视,下身化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文化崇拜。景区的电瓶车只负责把游客送到一个叫康家坪的古村落。短暂的旅程间隙,一位年轻的女导游会有一些讲解。我只记住了傅山和另一位近代名人云游至此,悬壶济世,所以才有了康家坪这个名字。
登山的路极其陡峭,反应出云丘山的险峻。两旁都是悬崖绝壁,鬼斧神工。没走多远,便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沿途流水淙淙,鸟鸣婉转。三步一大潭,两步一小池。水可见底,游鱼历历。水是山的灵魂。尤其是北方的山,山上有水,就有了灵气。山高水长。都说水往低处流,其实,山水本一脉。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方算是彻悟了。山势越高,气候越凉,登山之路,弯弯曲曲,山里人家,于云雾缭绕之间隐约可见,各种树木,叶子都像施了胭脂,红的像火,黄的如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不但能开阔眼界,也能提升人文素养。
景区有索道,可以直通山顶。空中浏览,既饱了眼福,又省了脚力。但我是自然主义者,总觉不登山不算游山。妻子本计划乘缆车的,受我怂恿,也一同徒步登山。山脚下矗立着男根雕塑,联想到中和广场的男女雕像,忽然想起导游的话,这里求子极灵验。最险处登山的栈道就搭建在绝壁之上,呈之字形。开始时,还能泰然迈脚;一想到脚下悬空,禁不住两腿打颤。我还好说,妻子几于崩溃,每走一步,都要拽着我。我相当于付出两倍体力。但看见有年长的夫妇、稚气的孩童,超越而去,又受了鼓舞。为了照顾妻子,一路走,一路歇。好在路边相隔不远就有设计的座椅,很人性化。不然,一路坐冷板凳,屁股会受不了。山上有瀑布沿绝壁飞流而下,水花溅到脸上,凉飕飕的。下有浅潭,叮咚作响。绝壁上的石头,似堕非堕,随时欲堕,险象环生。不由得就加快了脚步。半山腰有一座圣母洞,状如生门。一阴一阳,一上一下,相映成趣。洞中空空如也,一条陡峭的石阶直通洞底。阶下一眼暗泉,清流激湍。旁有一小洞,成年人须躺下方能进去。我猫腰细瞅,似有神仙,又似没有。
徒步登山,一般到了土地庙就放弃继续攀登,稍作休整,折返下山了。也有体力好的,向着玉皇顶冲刺而去。玉皇大帝是道家文化中最高的神。道法自然,象征着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此简单补给之后,翻过山背开始下山。顺便提一下,这里的饭菜味道不错,价格也还公道。尤其是那对夫妇的臊子面,现在想起,依然齿颊生香。
下山途中,照样不易。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那是骗人。有许多人倒行下山。我试了一下,似乎比正面走着舒服。因为妻子老抻着,我拼命把重心往后靠,以求平衡。但却更累。
下山途中有两处景点。一个是玻璃桥,一个叫冰洞。玻璃桥又叫鸳鸯桥,凌驾于百米高空。有恐高症的人绝不敢站在上面。一般的人走在上面鲜有不两股战战、心头鹿撞的。以前登过上海陆家嘴的经贸大厦。上到一百多层的楼上,透过玻璃地板俯视地面,人如蝼蚁,车如甲虫。那种悬空无助感刻骨铭心。此时此刻,脚下是峡谷断崖,仿佛一头青面獠牙的怪兽,张牙舞爪,向我示威。玻璃桥越到中间越是晃悠,用提心吊胆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是最恰当的。妻子见我指望不上,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走了。我两手紧抓缆绳,感觉心就在嗓子眼。二百余米的距离,恍若隔世。终于明白,玻璃桥为何又叫鸳鸯桥?寓意夫妻之道,在于忠贞不渝,相濡以沫。
从玻璃桥往下,大约一千米,就是冰洞。那是一个绝对不能错过的去处。进入冰洞,穿上景点免费提供的防寒服,穿过三进门,就是冰洞了。完全是一个冰雪世界。起初以为是人造景观,目光所及就是一些冰柱而已。但随着逐步深入,确信是自然形成。空间上的大开大合,绝非人力所及。最窄处仅容一人穿过,最宽处豁然开朗,仿佛一个宴会厅,能容上百人就坐。越往里走,景象越加壮观。有的如擎天之柱,有的如千年灵芝,有的如垂天帷幔……面对自然,任何语言都变得苍白,只有一种感觉直击心底,那就是震撼。
接下来是塔尔坡古村落。主打美食特产、民俗民居、明清家具。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置身其中,一种怀旧感油然而生。
乘车下山,将要离开,心中竟生出一丝遗憾。短短一日,只看了一些心仪的景点。玉皇顶、五龙庙、伏羲岭、女娲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成。再见,云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