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良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四川成都的天台山就是其精心雕琢的杰作。绵延逶迤在邛崃山脉的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U字形,山势由低到高,形成匠心独具的三级台地,状若登天之台,诗意般地存在。据传大禹治水路过蜀时,曾选此山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美名。后因汉末道家登山求道,筑坛祭神,正式易其名为“天台山”。
盛夏时节,为躲避烈日的热浪,我们走进天台山。车至山脚,一座造型独特的山门映入眼帘,三竖柱如高峰峙立,两横柱如山脉横走,大有势达云霄登天之势。下得车来,尽管太阳当头,但因有山风的抚摸,顿感清凉舒适。我想这应与隐居在云山深处有关吧?天台山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摄氏度,珙桐、红豆杉、银杏等等珍稀植物似乎也沾染了山的灵气。于是,人的愉悦开始涨满,抓拍数张,定格凝然!
入得山门,石阶磨出少有的平整光滑,伴着台阶边缘的点点苍苔,见证着岁月的悠悠。沿途知名的或不知名的野菜,总蘸着露水秀色诱人。时遇陡峭的崖壁凿出状如口袋的场地,常有游人休整小憩。石为柱、木为凳,说是板凳,也不过是三根磨得发亮的黄漆木条穿架在两个打磨过的方石柱上而已,再摆上一两根长条石,甚是简陋。但于游人来说,此时此刻是温馨的,也是温暖的。现下,一位卖山菜的小姑娘觅得些许的安静,倚着方石柱专心作业,狮子狗安静地躺着,偶有游客询价,姑娘一一应之。高山景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灌木葱郁、危岩峭壁,怪石嶙峋,虬松倒悬,迎合了“放眼皆为怡人美景,举目尽是奇趣景观”的闲情雅致。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将我们的行程泛滥成一汪汪的流觞碧绿。导游告诉我们,山泉是海拔1812米的玉霄峰山顶涌出的,高山流水,一路欢歌,在时而宽阔时而狭窄的山谷间淙淙流淌。清澈通透如珠的溪水,淌成长滩、流成叠溪、挂成瀑布、汇成海子,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若不身临其境,你不会感受到那“九十里长河八百川,九千颗怪石两千峰”的美丽长卷。
信步而上,紧靠溪流的步道蜿蜒曲折。当长虹溪飘然至,绿树掩映间横跨的长虹索桥在游人的嬉戏里晃晃悠悠,寄放着曾经远逝的无暇童真与快乐!“快看水里有彩虹,水里有彩虹!”站在对面大石墩上的孩子兴奋地惊叫起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仔细凝望,一弯彩虹伴着如烟如尘如雾的水帘轻盈飘落,甚是美奂美轮。一如儿时盛夏暴雨过后,天际呈现“长虹喝水”的美丽景象,这是“此处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行”的企羡。飞流而下的瀑流在艳阳下,透出一点如烟如尘的飘渺,婀娜轻盈!一串串、一粒粒的明珠,争先恐后地跌落一潭清幽,化成无数个欢悦的涟漪,方逝方生,方生方逝。亲水之乐,当以天台山为最。沐浴着雨雾的纷扬,大家毫无顾忌着与瀑流的零距离接触,挽起裤管在溪水中前行,尽情享受着那一袭的冰凉浸润,欢乐的笑声随着溪水流向远方。友人忍不住惊叹着:“九寨归来不看水,天台归来不玩水。”
山高水长就多瀑布,在天台山看瀑布是很寻常的事儿。几乎每一道沟、每一道坎都有。或飞流直下,响声如雷;或飞珠溅玉,入情入骨;或甜美柔静,入细雨洒落。我们寻声来到响水滩瀑布,伴着雷鸣般的怒吼声,气势磅礴的瀑流从山顶一股脑的倾泻而下,响彻山谷,连绵不绝。临身而立,山间空翠湿润,一股股强劲的风不禁令人生寒,飞溅的水花泛着晶莹爬得满头、满脸、满身都是。在这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氧吧,古人将此喻为藏龙卧虎之地,僧道在此修行者不计其数,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陆游遭贬来到四川任成都府邛州通判时,常登临天台山,朝看崃岭朝云,暮数籍水寒雁,一樽临邛酒,为无忧细倾,面对琴台夜月把酒放歌,乐得逍遥自在。
栈道弯弯曲曲,百日草、虞美人、醉蝶在这个时节轻点热情宠辱不惊。常青藤爬满了小九寨,溪上的小桥、水车、虬树静静地诉说着过往历史。碧水浸红石,绿树掩丹霞。山泉叠溪、浅滩深涧、潭海暗河,轻缓的溪水滋润了小鱼、小虾的繁衍生息,这是自然和谐美丽。小径百转千回,时不时冒出些不知名的亭子,或于山角之巅,或于溪头拐角,亦或于郁葱的林间半露峥嵘,游人或小歇半刻,或留影纪念,心灵的放牧在恍惚间演绎成一个流动的快乐风景,绽放出美好的心情。
在清幽寂静中,一股强烈的文化和自然气息与我们撞了个满怀。天台山是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雷音寺、第一禅林等众多罕见的历史文化遗迹,彰显着“登高祭天”、筑坛祭神、儒、佛、道“三教合流”的深厚文化底蕴。我不曾迈入殿堂俯首叩拜,只因“普贤在上”的庄重、严肃、神秘,让一介凡夫俗子的我,总是担心着擅自超越了佛家圣地的“警戒线”,即使把步子迈得循规蹈矩,也怕扰袭了心中升腾的虔诚。
步入仿生形态的昆虫博物馆,树桩造型的昆虫厅里,昆虫世界的奥妙与神奇在虚实结合的时空隧道、藤蔓岩石间栖息的仿真昆虫一一呈现。天台山是萤火虫生态旅游景区,可惜飞火流萤不属于这个时节。导游告诉我们每年4月间,萤火虫会点亮了天台山梦境般童话世界,它们如夜间精灵,星光点点地翩舞在山沟、草丛、林间。遥想置身其间,轻歌曼舞,“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这应该是造物主赐给世界的精灵在不经意间给杜牧带来的想像与诗意吧?
诗意的体验最记怀。眉山市青神县黄水函就是萤火虫“乌托邦”,成为观赏萤火虫的网红之地。每年三、四月,夜幕下垂,草丛里开始浮现出点点绿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翩翩起舞。树梢上、草丛里、马路旁,到处闪烁着它们绿幽幽的身影,远远望去就像繁星洒落林间。走在萤火虫穿梭的草丛里,抬头望是繁星满布的夜空,低头看是荧光涌动的银河,夜空之星和林间之星遥相呼应,各自成趣。繁星璀璨,萤火满天,身处其中,仿佛进入了梦境一般。萤火虫的光并非稳定不变,而是忽明忽暗,时隐时现,漫天飞舞的萤火虫相互交织在一起,点缀出一幅壮观的光影变换图。在朦胧的月色下,流水伴奏,一曲凤求凰,引得萤火虫舞动千载。
细雨飘至,爬得满发挑珠,追赶着我们溯溪而上的脚步,绿树成荫,溪水逶迤,山崖幽深,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忘忧海、秀水三韵、十八里香草沟等一一被抛于身后,我们在望水兴叹间留念归返……
【作者简介】:张良,笔名行云水,四川青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某行政单位,业余时间酷爱拙笔耕耘,喜爱篮球、游泳、亲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