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来调解现场的,有很多重组家庭。
没办法,连师奶张爱玲都曾感叹,一对再婚夫妻,一个枕头上睡着四个脑袋。
原话不确,意思如此。
这一场调解,男当事人一上场就说,我们当初是二婚。结婚十年,离婚十年,不过离婚后是离婚不离家。
艺高人胆大,不走寻常路啊。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女方要将男方扫地出门,男方心意难平,要来讨说法。
二十年前,两个人都是离异单身,经人介绍认识。
女方原本是武汉人,去外地工作,离婚后回武汉,带着女儿,户口放在兄弟家,跟兄弟发生矛盾,急于迁出户口,尽快找一个在武汉有工作有房子的男人结婚,便可解决一切问题。刚好你要,刚好我有。男人有房,在国企上班,而且人也长得也不错。两个人很快结婚。女人带着女儿搬过来和男人一起生活。
二十年里,女人努力挣钱,买房,供女儿读书,女儿在名校毕业,现在一家公司做高管,结婚生子。而女人也办好了退休手续,开始安享退休生活。
一切看上去不错。
但是,心中对男人早有不满,一点点滋生,一点点弥漫,最后,就是嫌弃与放弃。
她说,男人不求上进,工厂破产后,出来做事,但没有长性,有亲戚朋友都发展得很好,有在国外做精算师的,有自己当老板办厂的,她求他们帮帮他,人家都没有接条,她说,大家都觉得他是扶不上墙的稀泥巴。而且爱打小牌。
男人说,我一直有工作啊,只不过不是那么稳定的工作罢了。打小牌也只是休闲娱乐,又没有打大牌。
女人对男人各种嫌弃,根本还是在于,她比男人更努力,也混得更好。
她说,这些年,经济上基本是AA制。从结婚伊始,基本上没有在一起吃过饭,只是住在一起。
男人白天上班,晚上在母亲家里辅导、陪伴一下儿子,晚上过来睡觉。
女人说,连他的母亲都说,他是把母亲那边当他的饭店,女人这边当他的旅店。
呵呵,这总结,信息量太大。
不过,还是互相有扶持的,男人托朋友帮忙,给女人办好了退休,不然她现在难得拿到退休金。
女人也帮男人办社保,借钱补缴社保。算是扯平。
最大的分岐在房子上。
当年,男人有一间20平米的公房,是他的单位分给他的房子。当时女人也是冲着他有房,可以把户口从兄弟那里迁出来而火速地与他结婚的。
房子很小,男人不得不把儿子送到自己母亲那里去住。女人的女儿不得不住阳台。两人也因此而申请到了经济实用房的指标。
指标放了几年,眼看要过期,但男人无意买房,女人铁了心要买房。
女人说,既然你不愿意买房,我们就离婚,离婚后我自己办贷款自己还,也不给你增加负担。她说只是假离婚,离婚不离家。男人同意了。
是的,男人同意了,在他看来,不必和她一起承担还贷,而且离婚不离家,于他有什么损失?
2013年,男人为了帮自己的儿子,把自己原来的那套老公房出售,而此前并没有告诉女人。
女人非常生气。
两人的关系就此有了一个大转折。
既然你的重大决策与我无关,无视我的存在,那我也有重新找人的自由,这就是离婚同居者的各怀心思。女人说,她看到身边的姐妹有在网上找到了老外,有嫁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她也动心了,于是上了交友网,然后还真的认识了一个美籍华人。
甚至,女人把在网上的进展讲给男人听,男人很生气。
男人说女人风流,女人说男人没用。
虽然和美籍华人的事未成,但是,业已松动到如此地步的关系,再无修复的可能。女人下了决心要把男人从自己的房子赶出去,她说是要卖房子以资助外孙治病,让男人从房子搬出来。
男人搬出来后发现,她并没有卖房子,只是将房子出租了,而她本人和别的男人同居了。
事已至此,气愤之余,便想到补偿自己。他去找她,当年拿经济实用房的指标时,他们并没有离婚,这个房子现在增值了,他也不要房,但要她给他补偿。
女人说,那指标也有我的份,你的那一份你放弃了呀,是你不想要买房才有后面的这一切的。
男人说,现在一个经济实用房的指标七八万,你必须补偿我。
一个漫天要价,另一个坐地还价。
感情,是早就在生活中给磨的稀薄到无,最后的落脚点,都在钱上。
真的令人心生悲凉啊。
这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房子,既是他们当年婚姻的粘合剂,也是拆散这桩婚姻的推土机。
当年,男人名下的那套老公房是他吸引女人的最重要的一个砝码,可是,后来他把它弄丢了。
而女人,这些年的打拚,女儿和房子是她的动力。现在女儿已独立,她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就有了底气。
二十年的时间,如一把剪刀,剪断了这一段虽然各取所需但能持续二十年已属难得的情感,房子,或者说房子所代表的当下人们所追求的安全感的焦点,是刀刃上的钢,锋利,坚硬,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