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庙
番薯也有庙?
是的。全称为“番薯林公庙”。
座落在广东电白霞洞,纪念一位把番薯带入中国的人。
要知道番薯在诗经中并没有种植,在唐诗、宋词、元曲中也没有出场。
一个“番”字,道出了它的出身。
相传番薯出交趾,严禁外传,传入中国者死罪。
这是明朝的事了。吴川人林怀兰善医,治好关将的病后,又治好了国王之女。
关将请吃熟番薯,他提出想吃生的。悄悄藏了半截,他就匆匆回国。
不料过关时被关将查出,林医生请求私放他走。
放,对国家不忠;不放,对恩人不义。
结果关将放了他走,自己却投水自尽了……
番薯就这样在中国落地生根,几百年来,不知救了多少饥寒交迫的性命。
风雨无情。如今,在霞洞已找不到番薯林公庙的痕迹了。
青史有意。我是在清道光五年刊的《电白县志》中找到的。
乡间知恩。即使贫贱如番薯,也会有庙堂来拜祭。
人心是秤。捧着这份典籍,让我感到了一些事物的重量……
【作者简介】:
蔡旭,1946年生,广东电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