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乐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大学,他选择了在我看来极为枯燥无味的数学专业,成为一名理科男。
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的理科男的身份:
穿衣只求舒服,不会为了美委屈身体;
胡子想起来就用电动剃须刀刮几下,想不起来就任胡须自由生长;
天生卷曲的黑发总是让人想到动画片里的搞笑角色,
即使刚刚梳理过,也有“怒发冲冠”的感觉,渐渐地也就不在头发上浪费时间了。
01
这样的理科男却自小酷爱“闻史”,常常陶醉在历史书籍中,自得其乐。他上初中时,一次偶然的聊天,我们得知他在寒暑假里以写作业的名义,偷偷地将爷爷书房里的史书读了个不亦乐乎。
我总是觉得他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可又不能打击孩子的读书兴趣,毕竟比沉迷于网络游戏好些吧!
自此,我家的书柜充满了“史香”,几乎贯穿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大学后,又迷上了日本历史,屁颠屁颠地从图书大厦抱回来一箱子日本史书,让销售阿姨高兴得不得了,殷勤地找来一块抹布擦拭掉落在书上的、厚厚的一层尘埃,摆了多年无人问津的“老货”终于被一个“傻小子”买走了!
他喜欢“闻史”,在同学朋友圈里也是出名的。
记得,高中语文课上,只要涉及古代历史方面的内容,老师就轻松了,几乎半节课都让他代课讲解了。因为同学们喜欢听他讲故事,也能主动与他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也不错。
02
儿子上大学后,通常在周末的晚饭后,我喜欢拉上他一起去遛弯儿:一个是让他锻炼身体减减肥,还有就是爱听他讲故事。
娘俩儿,边走边讲边听,走一个多小时都不觉得累。儿子总是时不时望着我,绘声绘色地讲他看过的历史故事,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扼腕叹息,更多地是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很是精辟、富有哲理!
我总有一种听傻了的感觉!
又是一个周末,雪后的夜晚,路面积雪泥泞难行,天气又越发的寒冷,我对儿子说:
今天我们不去散步了,可是我真的习惯了每星期都听你讲故事呢!
于是,先吃完晚饭的儿子没有走开,依旧坐在他的座位上陪伴着我们,并开始了“每周故事会”。
今天儿子的故事从曹操的屠城,讲到织田信长的《人生五十年》这首诗的由来,
织田信长,在即将完成统一大业前夕,被部下所害,留得一首豪气冲天的诗: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如此,壮士何所憾!”
这首诗,被儿子粗厚的嗓音咏诵出来,加之深沉的表情、随后激动万分的点评:
“人生的意义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宽度啊!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应该完成自己的使命——大英雄有他的大任、小人物也有自己生命的意义......”
从尧舜禹到秦始皇,从秦始皇到三国,从三国到晚清;从德川家康到丰臣秀吉,从丰臣秀吉到织田信长......儿子的新鲜故事总是讲不完,每个故事都会令人鼓舞、感动、兴奋不已!这个时候的儿子,着实可爱!!!
我喜欢这个样子的他,
脱离了一些理科男的理性思维,凸显了我予他的感性基因;
偶尔抛开一丝不苟的、公式化的演算模式,
任由大脑转向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历史观的故事中去!
听儿子讲故事,总是给我兴奋感,大抵是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能够在他身上看到一丝丝我的影子:多情而善感!!!
03
儿子讲故事,总是能把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为我指点迷津。我迷上了儿子的故事,和他一起从故事里学做人学做事,共同成长。
在这方面,他是我们的老师!我沉迷于这些故事之中,并越来越感受到历史的意义——不是为了缅怀,而是指导我们的生活,解读生命的真相!
听儿子讲故事,看到他每一次的声情并茂、每一次的不厌其烦、每一次的认真解读,仿佛都让我觉得时光倒流,回到了他的幼年、童年、少年时代。
我们不论一天的工作多忙多累,都会挤出时间陪伴儿子,给他讲各种童话故事,给他读喜欢的书籍。
旧书上的故事听了很多遍的时候,就该买新书了;我们总是舍得用微薄的薪水,满足他在图书城里挑选的所有的书......
刹那间,儿子就长大了;刹那间,我们就开始老去了!
由听我们讲故事,到讲故事给我们听,仿佛仅仅是一夜之间!
04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在这一场由爱贯穿始终的生命之旅中,父母和我们、我们和孩子之间,是最深情的遇见、是最深情的轮回!
我们应该彼此付出、彼此珍惜、彼此深爱......
明天,是休息日,放下手中的琐琐碎碎,去看看曾经给我们讲过无数故事的、已经老去的爸爸妈妈吧!他们可能不需要我们给予金钱物质的支持,可能也不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体力劳动,甚至每次都是他们给我们做各式美味的饭菜,高兴地忙里忙外......
老去的爸爸妈妈,也许只是需要我们片刻的陪伴与温暖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