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原麦客
当我敲出今天题目的时候,我想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质问我:“我们的传统观念,不是要求我们要忠于自己的职业而心无旁骛吗?我们的文化不是宣扬要在一个行业内深耕不辍吗?我们的父母也教导自己的孩子,‘只要把这门手艺掌握了,你就能吃一辈子轻送饭。’而你却在这里教人‘不务正业’呀。”
记得刚上班的时候,移动电话还没有普及,看到街道上开店代办电信业务,销售座机电话、BB机、偶尔也为客户预定移动电话。那时候手机型号很少,只有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像砖头一样,可只要拿在手里,依然会让大款们八面威风,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我预感到移动电话会在不远的将来全面普及,而那时候是绝好的投资机会。我就把想法告诉了家人,被父亲骂了个狗头喷血。无非就是,“你刚上班,自己都立足未稳,还想着赚钱。做生意是咱们这些人能干的事情吗?你就不要好高骛远了,安安心心上班,把工作干好才是本分。”
直至现在,我也无法理解上一辈人,为什么只干一份工作,并且在一个行业内干一辈子,直至退休。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忠诚,专心致志,始终如一。正如他们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的三心二意,不负责任,频繁跳槽,甚至是主次不分。
也许曾经的自己太过稚嫩,无法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说服家人。就在那个时间点不到一年多的时间,街道上电信代办业务遍地开花。短短几年时间,那些电信代理商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到现在还有那时候发展壮大起来的几家代理商,连锁店遍布整个城市。
2016年我40多岁,突然间有所顿悟,心里有个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我在单位干了二十多年,如果按照七年一辈子,我已经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了三辈子。如果哪一天,企业倒闭,或者裁员,一旦自己出局,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还会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恐慌,多年我一直停留在生存的温饱线上。物质上虽然得到了基本的保证,但精神却是一片荒漠。除了工作,我竟然没有培养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在整个生物进化中,自己只起到了基本的繁殖遗传的功能,除此之外,一无是处,或者毫无用处。
这种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折磨着我,去年看了威廉.庞德斯通的新书《知识大迁移》似乎从中找到了答案。书中有一个形象生动的类比,刺猬型人才和狐狸型人才,把高精专人才称为刺猬型人才,把多维度竞争人才称为狐狸型人才,也就是人们称为通才。
以前是“一技在手吃遍天下。”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的不断细分,专才的市场越来越大。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特别吃香,这种人才被形象的称为“专家”或者“内行”。而这种情况持续到1985年就到了玻璃顶,不但无法突破,还急转直下。整个人才市场成了通才的天下。
现在只要打开谷歌或者百度的搜索引擎,就没有你不知道的,除非你大脑里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自从2007年互联真正普及后,专才的市场不断下降。那些一旦离开自己深耕多年领域的专家,重新走向社会的时候,和普通人几乎没啥区别,有的甚至很难融入社会。时间不长就会被社会湮灭。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李笑来先生列举了一个真实的事例,说明专才和通才的区别。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到今天,国人关注的奥运会已经30多年了,全球的奥运冠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顶级选手”变化的机会。
金牌得主有:李宁、郎平、李玉伟、吴小旋、曾国强、吴树德、陈伟强、姚景远、周继红,栾菊英、许海峰.......
现在大家能记起的可能只有郎平和李宁,什么原因了?因为这两个人不仅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不仅是体育明星还是企业家,他们是多维度人才,是人们眼中的通才,是狐狸型人才。
也就是在2016年下半年,因为空虚,因为无聊,也因为有太多无法排泄的焦虑与恐惧,我在得到上付费订阅了专栏,开始学习,也开启了持续写作模式。后来在很多学习群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同一个人,你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群里看到他们的影子。
比如最早我加入的是写作群,而当我加入演讲练习群、区块链学习群、投资理财群,甚至英语学习群,我都会看到同一个人。
自从订阅了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专栏,我彻底被一个人的能力震撼。一个人有时会成为一个组织,一个团体,甚至一个机构。一个人所创造的财富或者成果抵得上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机构。
了解吴军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计算机科学家、硅谷投资人、著名自然语言和搜索专家。他还是畅销长销书《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硅谷之谜》、《智能时代》作者。
在《硅谷来信》专栏中,我了解到,他对摄影、古典音乐、世界名画、古典建筑、各地的风土人情、摄影、红酒的品鉴、奢侈品、甚至人生哲学、等多个项目多个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应了坊间的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吴军老师就是所谓的多维度人才,是通才,是名副其实的全才。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沙菲尔在《稀缺》中,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不能太忙,再忙也要给自己留出一些余闲的时间,不然会形成“管窥效应”。也就是被生活或者工作中日常的琐事困扰和裹挟,无法思考那些对人生有重要影响的大事。
现在看来,多忙也要给自己一段“刻意业余”的时间,打磨一两项技能,培养一两项兴趣爱好。不行就换一份工作,不行就换一种技能,有时你还可以把各种工具组合起来使用。以应对不确定中的各种竞争和风险。
给自己一段“刻意业余”的时间,刻意打造除工作之外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