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
文|陈新玲
我从小喜欢读书,刚上小学时因为识字不多,虽然家里经济捉襟见肘,父亲每月只要发了工资的时候,父亲总是会除了买少量的一点糖果,还会给没有奶水吃的我的弟弟买一部分炼乳,父亲把我的弟弟养的白白胖胖的,父亲大概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吧,前面三个是女儿,后面的是儿子,父亲分外的重视和有耐心,以至于寒冷的冬天父亲还用那池塘冰冷和刺骨的水给他的儿子洗尿布,有时候池塘的水面上结了厚厚的冰,父亲会用棍子敲开冰面仍然用冰冷的水继续洗,由于我年龄小,父亲不让我洗,我就默默的看着父亲熟练的洗,洗了清,后来父亲的节约还是给父亲带来了灾难,父亲在我的弟弟稍微长大点的时候,父亲得了严重的骨关节炎,父亲的一双手的腕关节和一双脚的踝关节都肿大变形了,父亲疼痛难忍,父亲都舍不得去住院治疗,父亲总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没事,总是会从厂里的医院开点风湿膏药自己给自己贴上止止痛而已,后来我学了医才知道那是治标不治本,就是父亲的舍不得给自己花钱,父亲分外节约没有及时的住院系统治疗才给他自己留下了严重的病根,以至于父亲到老都只能用风湿膏不分春夏秋冬的贴贴止痛。
父亲还会把工资给我的爷爷就是我的妈妈的父亲买些汉烟,就是那种长长的黄黄的烟叶子,父亲还会给我的爷爷揉碎装在一个小袋子里,我总是会看到爷爷拿着烟袋,装上一小点父亲揉碎的烟叶,心满意足的吧嗒吧嗒的吸着,爷爷时常还会给隔壁邻居来串门的老爷爷分享一些,几个老人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轻松写意的吸着烟叶,还会关心着谈论着国家的大事。
父亲还会用微薄的工资想着给刚读小学的我买小人书,一本小人书几角钱,那几年里,出版社出版什么小人书父亲就买什么小人书,那些年的书都是正能量的书,都是根红苗正的书,基本上所有出版的小人书父亲都买回来了,有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草原小姐妹等等。父亲自己用木板钉了很大的一个箱子,父亲买的小人书整整齐齐的装了满满的一大箱子,我虽然有看不懂太多的生字,但是我都一本一本的仔仔细细的看图,到后来我读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我认识的字多了我又认认真真的读小人书,这样我记住了小人书的绘图也记住了小人书的内容,对我后来的喜欢读书和喜欢买书以及喜欢画画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感谢不善言语表达的我的父亲,感谢父亲的言传身教,感谢父亲教育我多读书读好书,感谢父亲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热爱祖国,热爱英雄,领悟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让我永生难忘!
后来我读初中了,放暑假了,一次母亲让我提着三个不大的塑料桶,去步行不到两公里的供销社买油酱油醋和盐,那时候的盐是很大颗大顆的青盐,好吃还香,到现在虽然没有了青盐我仍然念念不忘,青盐存在了我的永久的记忆中。
说了这么多,我还没有交代我这次并没有听母亲的话,我并没有按照母亲的要求买油酱油醋和盐,而是我发现了供销社旁有不大的一个书店,书店里竟然有我知道一点的一套红楼梦书,我胆大包天,想都没想,也没有丝毫的犹豫,摸出来用来买一家人吃饭用的油酱油醋和盐的钱一次全款付清,刚好够买一套古文版四本的红楼梦,我抱着红楼梦爱不释手,连蹦带跳的一路欢歌回家了,竟然把买油酱油醋忘记得一干二净的,你说我人又没老,怎么记性这么差啊,不是,是那个该死的书店,是那个吸引人的红楼梦,让我失去了短暂的记忆力,让我回家吃了板子,被我母亲歇斯底里的打个半死,竟然连饭都不给我吃。
虽然那顿饭没有油盐酱醋,但是对饥肠辘辘的我来说,那可是唯一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啊,那顿挨板子的饭让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刻骨铭心。
挨打了又没得饭吃,我索性赌气干脆永远不吃饭了,躲在房子里读红楼梦,尽管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但是到饭点的时候,飘香的饭菜味还是会从过去的开两扇门的门缝里里飘进来,没有人喊我出来吃饭,分明就是想饿死我的架势,等到屋子外面一家人都吃完了,散开了,没有了声音的时候,我听到了我的爷爷悄悄的声音,我的爷爷让我开门,爷爷从怀里拿出来两个小馒头给我,爷爷怕我饿着了,我心里的感激不尽却又不敢说话,现在想起来那两个带着爷爷体温的馒头真的是我一生中最香甜的饭。我一鼓作气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那套红楼梦整整四本看完了。
虽然没有完全的消化,但是我还是看懂了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而且由于实在是喜欢,还用笔抄下来红楼梦里面的那些美好的诗句,时常还拿出来的熟读的背诵,我被红楼梦中美好的诗句描写的意境深深的着迷,差不多成了半个红楼梦的红粉知己,也为我提高古文水平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读了古文版的红楼梦后,初中和高中阶段,我的古文翻译在语文考试中基本没有被扣分,到后来我读大学后也有医学古文课,我都很轻松自如的学懂和理解内容,感谢红楼梦,感谢我的爷爷在我读红楼梦的那一周,时常给我送馍送饭,感谢母亲那一顿教训,让我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读完我喜爱的书籍红楼梦。
伴着红楼梦的好梦,我刻苦努力,吃苦耐劳,我考上了大学,父亲每个月都会给我五块钱的生活费,学校给每个学生发粮票,困难家庭凭证明和申请还给一个月发十多元不等的补助。我大概每月可以领到十四元钱,加上父亲给的五元钱,我每个月花不完,回家一趟来回路费也就四角钱,我每个月除了生活费还能节约几块钱,节约的钱我给自己买书买过换洗的衣服,那时候我买的字典,词典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现在都还在使用着。我自觉的给家里减轻负担,给我父母减轻压力,因为弟弟妹妹还小,他们读书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
当然我在读大学后我的爷爷老了,爷爷没有几颗牙齿了,没有了牙齿,我的爷爷吃饭咬不动菜,我经常用我每个月节约下来的粮票和钱给我爷爷换来学校食堂里的面酱和豆瓣酱,还给我爷爷换来食堂里的香甜可口的面包,那时候一个很大的面包才两分钱,爷爷总是微笑着收下,爷爷自己也舍不得吃,爷爷把面包收到柜子里,后来我才知道爷爷经常把面酱豆瓣酱和面包给他的外孙子,就是给我的弟弟吃了,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慈祥善良的人。那时候爷爷也叮嘱我,也要我一定多吃点,说我还小,说我长身体,说学校里的学习紧张又苦又累。说真的,我在学校里早餐就吃一个馒头夹一小块豆腐乳,中餐就是一碗面,但是我都吃饱了,所以在我爷爷面前,我都是轻描淡写的回答爷爷,没事没事的,以免爷爷拒绝我买的那些吃的咋办,所以爷爷在我近乎善意的谎言中高兴的享用着我买给他的美食。
时光如梭,我很快读完五年大学,我毕业工作了,每个月有了自己的工资,我买书更是肆无忌惮了,我的工资除了补贴给家里一点点,弟弟妹妹还在读书,我和部队的那些随军家属一样,自己种菜养鸡,这样能节约一点工资,我还要扶养女儿长大。
时间过的真快,女儿慢慢的长大了,用钱的时候多了,所以我要考虑少买点书,多存点钱,一直到我要转业了,落实好了单位,在部队计算有一笔转业费,家里的电视一开,电视后面冒烟了,没法子这是计划外的开销,因为喜欢看新闻,所以硬着头皮买了一台电视机。转业费所剩不多了,一次中午下班吃了饭休息,我一个人来到了单位大门口不远的地方闲转,我发现了一个大书店,好久没买书了,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我走进二楼,走进书店,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散文,小说,中国的,外国的,一层楼摆放的满满当当的,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一下子懵了,原来还有这样大这样大的书店啊,让我大开眼界,我像饥饿的孩子,如饥似渴的抱起一本一本的中外名著,一口气就把当时余秋雨先生的四本散文和张爱玲的,杨绛和钱钟书的鲁迅的书选出来,在柜台上摆了厚厚的一摞子书,书店的工作人员以为我怎么了,当知道是我要买那么多书的时候,那种眼神喜出望外,仿佛是遇到了出手豁绰的大老板一样,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钱没房,当时还住在单位给的两间办公楼里面,但是我喜欢读书,喜欢花钱买书从小我就习惯了,相反的我从不认为买书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作为爱美的女人,我舍不得购买衣服,舍不得下馆子大吃大喝,买书时的大方行为,曾经在部队经常被战友称作是书痴,买书的毫不犹豫被战友称为是花钱女汉子,虽然雅号不好听,我也都是一笑而过,从不嫉恨。买书的费用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大开销,可我就是工资一个月不抵一个月时,我也没有停下来买书,何况这次是领到了一笔当时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一笔资金,更阻挡不了我买书的强烈愿望。
这一次我进了书店,我挑选出来的书,把书店的缴费柜台摆的满满当当,高高的一摞一摞的。书店安排了三个服务员给我整理打包,花了一个多小时,我一看打出来的单子傻眼了,整整七千多元,书店里又安排了四个服务员给我两人一组抬回我的临时住所。过后我在想这次的书店闲逛竟然就用去了我快一半的转业费。虽然买到了大量我最喜爱的书籍,心里有一点点的不舍,但是我心里一点也不愧疚,我想我会用我三年的时间把这笔钱再节约出来。我就这样的安慰着我自己,还不敢让人知道,怕被人称为傻瓜。虽然我不是什么家什么家,也没成了什么家什么家,但是我对书籍的深厚感情丝毫不减。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我一直买书读书。我不相信古人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我却相信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相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的阶梯,我相信书籍是人类饥饿的面包,我相信书籍是智慧,相信书籍是我的人生的指路明灯。书籍改变了我的生活,书籍丰富了我的知识,书籍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世间观,书籍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热爱书籍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家里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我请人打的几个大的书柜,我把书籍整整齐齐的一排排一摞摞摆放整齐,还经常给书籍摖摖灰,生怕灰尘蒙脏了我的宝贝书籍。书籍在我家的书柜里像个婴儿一般的甜蜜熟睡,好像真的是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在我家里书籍始终安然无恙,它们把我的家当成了自己实实在在的温暖的家。
几十年如一日,我珍藏书籍,我珍爱书籍,我为书而痴,为书而狂,为书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