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话说卫河

时间:2020-10-18 18:30:49    来源:
原创 若尘
隋朝只传了两代,开国皇帝杨坚,亡国皇帝杨广。
 
做为亡国皇帝,杨广被戏曲、野史、正史说成荒淫无道,残暴无度。
 
但如果你仔细读过历史,就会对他的观点有所改变。
 
杨广当太子前,平定了南方陈朝,在江南当了近十年的负责人,一直住在扬州,这是他当太子的资本,也是他最后逃到扬州去的原因。
 
杨广当皇帝后,为自己起年号「大业」,想成就一番千秋大业,是他的理想。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杨广当上皇帝的前五年,收复青海,凿通丝绸之路,成绩斐然。
 
但是在大业5年,他开始做了一件让自己万劫不复的事情:「征辽东」。
 
「征辽东」这件事情他的父亲杨坚干过,他的后来者李世民也干过,都是以失败告终。
 
杨坚和李世民征辽东都失败了,但两人都是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因为他们二人知道适时收手。而隋炀帝征辽东来来回回打了三次,终于是打赢了,但赔上的却是自己的江山和性命。
 
一个人面对失败,要懂得及时收手,罗振宇讲的死磕精神有时候也是一副毒药。
 
我们来说说具体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大业5年,隋炀帝征调十万民夫,在洛水之滨修建新的国都「洛阳」。
 
随后,又从洛阳开始,修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阶段“通济渠”,卫河也是其中的一段。
 
下图为通济渠的的全貌: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粮仓,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运粮,从江南把粮食运到战争的前线逐州。(逐州在今天河北保定地区,也是后来关内关外的分界线。)
 
辽东就是现在的朝鲜,那个时候就高句丽,也叫高丽,也就是现代中国说的高丽棒子。
 
公元612年,隋炀帝修好大运河,运粮到前线,发兵攻打高句丽,结果高丽棒子特別能打,加上天气寒冷,双方僵持了一年,最后被高句丽诱敌深入,隋军大败,死伤十之八九,隋炀帝逃回洛阳。
 
此时,如果杨广悬崖勒马,他还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隋炀帝杨广的命就是亡国。
 
公元613年,在第一次兵败三个月后,隋炀帝宣布,征兵60万,第二次攻打高句丽。
 
此时,60万大军在前方作战,后方粮草督运工作艰难,督粮官杨玄感因为督粮不利,犯下死罪,无奈之下,起兵造反。
 
杨广获悉,班师回救,杨玄感被杀,
 
但国家因为征兵征粮,是千疮百孔。
 
即使如此,隋炀帝杨广仍是不知悔改,在公元614年,第三次征辽东,这也消灭隋朝继续生存最后的希望。
 
这一次隋炀帝贏得了战争,却输掉了国家与性命。
 
隋炀帝是个雄材大略的帝王,却毁在自己刚愎自用和一意孤行上。
 
最后给大家欣赏三首杨广写的诗:
 
春江花月夜
 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野望
   杨广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忘了说卫河了,再补一些。
 
我的家就住在卫河边上,小时候见过卫河发大水,后来水就越来越小。
 
把时光往前翻,在明清的时候,当时我家乡是卫辉府的府衙,也南北交通上的重要枢纽,现在在老城门边上在有碑文:「北拱神京,南通十省」。
 
没有汽车的年代,漕运是物资运输的主要的方式。
 
当时也用马车运货的,但都只是做为漕运的辅助运输。
 
当时再好的路也是土路,晴天时路面颠簸不堪,当时又没有橡胶轮胎和弹簧板,木制的车轮,颠不了多久就坏了;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木质车轮一旦陷入泥沼,车辆便不能行进。
 
这也是隋炀帝开凿中国大运河的原因。
 
明清时期,卫辉府有南码头和北码头,还有盐店街(贩盐的市场),都是因为漕运而兴旺起来地带,可见当时的漕运是多么的兴旺。
 
当年为了支持漕运,卫河上不准建桥,怕妨碍漕运通畅,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在建国后十几年的光景,现在还有当年摆渡的票据为证:
 
 
 
时间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来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成几何倍级增加,人类制造钢铁、化肥、水泥、纸张;肆意浪费水源,污染水源,卫河水慢慢的变脏了,变小了,到了旱季,就会只剩下涓涓细流,漕运已成为卫河上的历史。
 
现在的物流运输,靠的是火车,汽车,飞机,陆地上横七坚八的修满了铁路与公路,天上的飞机也是来往不断,漕运被代替了,人类的生活也与古时截然不同。
 
慢慢地,我们开始怀念过去,当我们开始怀念的时候,说明我们老了,也说明我们失去了。
 
但是,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我们也会得到。人生就像是一台永远平衡的天秤,失去与得到必然是同时发生。
 
舍与得都不是真实发生,只是人的心理变化。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