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蒋彩虹 | 南 闸 听 涛

时间:2020-10-18 18:32:12    来源:
南闸全长360米,有32个闸孔,每孔安装有弧形钢质闸门,每扇门宽9米,高6米,启闭闸门的机器为半自动的操作方式,设计泄洪流量为3800立方米/秒。南闸的作用是控制虎渡河向洞庭湖分流量不超过3800立方米/秒,它与荆江分洪工程南线大堤共同组成一道防洪屏障,以确保洞庭湖地区数以百万人口和广大农田的防洪安全。
 
南  闸  听  涛 
 
 
靠在栏干上,如站在一艘巨大的海轮上一般,感觉到那闸那水那两岸的杨柳都在缓缓移动。翻飞成浪花的水前赴后继,拼博一番后昂然向下游平静流去,不远处的水面竟静如湖水,在微微的山风里波光粼粼。一马平川的河面,流波潺缓,天光水色,浑为一体。有木桩站立于河流,那是界碑。看得见依着木桩挂着的鱼网,浪流鱼潜,船移荷摇,好一幅渔家乐的美景。
 
随荆州日报精品栏目《荆州地理》编辑组前往荆江分洪工程泄洪闸——南闸采访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驶过雄伟的长江大桥,轿车带着我们一路穿孟溪大垸,过三袁故里,仅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南闸管理所。
 
这是一座优美雅致的江南庭院,院内佳木葱茏,绿草如茵。修剪得异常齐整的小贞女叶可以看出主人的精细与辛勤。所长李建波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南闸。
 
荆江自北岸穴口尽塞,江之分流专注于南,其分流河道,自上而下有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和调弦河,俗称荆南四河。南闸,就位于虎渡河入口----太平口南下约95公里的地方。这座修建于1952年的荆江分洪节制闸,是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所管理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当年,新中国建国后不久,为改变荆江人民常年遭受洪水袭击,并减缓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中央决定兴建荆江分洪工程,30万建设大军仅仅用72天就创造了人定胜天的神话。南闸的作用是在荆江分洪后控制虎渡河下泄流量最大不超过每秒3800立方米,它与南线大堤共同组成一道防洪屏障,保护洞庭湖区的防洪安全。在湘鄂两省交界的公安县黄山东麓脚下,它与横卧在公安县埠河旁的北闸遥相呼应,于1954年同时运用,成为对付长江水患的两条巨龙。
 
 在南闸的会议室,我们听到了震耳的涛声。李建波所长告诉我们,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雨,上游的水通过闸门的时候与下游的水形成了一个落差。
 
循着涛声我们来到闸旁的观景台,雕栏环护,临河傍渚,近距离地俯视大闸泄洪场景,不由得让我一阵晕眩。奔腾的河水从32个闸孔一泻而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水在底板的回撞中形成一道不断翻飞滚动的浪花,好比一条白莾气势惊人,震耳的涛声如雷霆万钧。 对面的青山成了参照物, 蔚蓝的晴空下,峰峦如黛。靠在栏干上,如站在一艘巨大的海轮上一般,感觉到那闸那水那两岸的杨柳都在缓缓移动。翻飞成浪花的水前赴后继,拼博一番后昂然向下游平静流去,不远处的水面竟静如湖水,在微微的山风里波光粼粼。一马平川的河面,流波潺缓,天光水色,浑为一体。
 
有木桩站立于河流,那是界碑。看得见依着木桩挂着的鱼网,浪流鱼潜,船移荷摇,好一幅渔家乐的美景。这动与静的组合,这力与声的撞击,宛如贝多芬的《命运》与舒伯特的《小夜曲》的交相辉映,让你震撼让你沉醉!
 
我没有想到,在黄山头也有一个荆江分洪纪念亭,缕缕纤云,林梢缠绕;野芳幽发,香漫碧野。循着九级一大坎的台阶向山顶爬去,感觉这建筑与景致似曾相识,南闸办公室主任邹宋平告诉我们,纪念公园正是照南京中山先生纪念馆的台阶而建。在纪念亭听涛声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当年那热火朝天千军万马的场面就在眼前。
 
登上黄山头山顶听涛,那感觉更是奇特,涛声在山崖应出的回声传得很远很远,我想,在荆州的所有河流中,虎渡河的涛声一定是最悠远最洪亮的,因为它传得湘鄂两省都能听见。
 
涛声,在睦邻小镇上,真是无处不在,无处不闻啊。虎渡河,养育着两岸的人民;南闸,在开与启的过程中,守护的是湘鄂两省百姓的安居乐业,而涛声在激越与舒缓的交替中,歌咏的是太平盛世的安宁啊!
                                                      
                                                                    2007年7月25日
 
作者简介:蒋彩虹,湖北天门人,社会科学研究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