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很多年前,一个结婚不久的小同事问我,茶姐姐,生孩子真的很疼吗?
真的很疼。
那,有多疼?她问我。
我想了一下,问她,骨折很疼吧?生孩子的疼比这种疼要疼十倍。
她眨巴着眼睛看我。
我把双手十指合拢,说,假如这是女人的盆腔,你想象一下,这些盆骨原来是这样长着的,现在,它们要从内部自己要打开一些,好让那个胎儿从这里出来,那些盆骨要自发性地位移,像开一道生命的门。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疼。
她哆嗦了一下,瞪大眼睛看我。
我笑了,好吧,作为一个过来人,讲讲自己的经历与见闻,给她做做科普,也是为未来某一天她将要面临的人生重要时刻做点心理建设。
当年,我在过了预产期十多天发作的,先是破羊水,半夜三更去了医院,原本以为一进医院就会进产房的,根本不是,先做检查。医生会问你,疼不疼?
不疼。那医生转身就走了,走之前撂下一句话,不疼就不会生。
好不容易开始疼了,医生会问你,有多疼?多长时间疼一次?
一点疼。
那还疼得不够。医生说,那意味着产道开口不够。
一指,两指……直到开了五指,才能上产床。
这个过程,疼痛逐渐加剧,频率渐高。但具体感受与时程,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两三个小时就能上产床,有的人得一天,还有的人得两天甚至更久,打催产针,喝蓖麻油,爬楼,各种折腾。
那种持续的,一阵一阵袭来的,自身体内部发生的疼痛,真的无法形容,当时,唯一支撑我的信念是,已经这么疼了,还能再有多疼?
度秒如年,就在那样的时刻。
生死一线,也在那样的时刻。
感谢命运之神,我顺利地生下了女儿。
人生中这样的时刻不多,值得庆贺。
因为有的人,可能迎不来这样的时刻。
还在产房外等待时,听到护士喊人,产妇的家属。
一个男士过去。
赶紧,病人需要输血,这是单子,你去缴费……
之前我和那位产妇曾一同在外面等待,简短聊过几句,她先进去检查时,我听里面的人说,听不到胎心音了……
在做产后恢复的病房里,也得以见识众多产妇与她们的家属。
有一位新爸爸是律师,总是在下班的时候赶过来,西服革覆,提着公文包,典型的商务男。他来看看孩子,跟妻子简短聊几句,接电话,热情地跟同病房的人打招呼,发名片,礼貌周全,来去匆匆。
有一个产妇,她白白净净的,丈夫却是一个黑脸汉子,长得憨憨厚厚,工科男打扮,木讷寡言,几乎就没有听他说过什么话,静静的,如同空气。妻子发出指令,他去执行,一丝不苟,小心翼翼。
有一个小爸爸,晚上来看妻子时,带来一枝硕大的粉色月季花,他说是在他家院子里摘来的,他把花插在矿泉水瓶子里,放在妻子的床头。妻子十分高兴。
晚上,他家的宝宝哭,他就起来照顾,还踱到我们家宝宝的床边看一眼,说,你们家宝宝这么安静,我来看一下,看你们是怎么给她穿的衣服,铺的被窝。
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真的还一脸稚气,但是,看得出来,当上父亲的他很高兴,很认真地学着做父亲,体贴妻子,我很看好他。
有一对小夫妻,是近郊的,开出租车。妻子只有十八岁,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早早地当了母亲令她一脸紧张惶恐。她的丈夫因为要工作,只来过一次,婆婆在照顾她,但是不够周到。给产妇端来的盒饭,产妇不想吃,看到我在喝汤,她看过来的眼神真的很馋。但她一直忍着,不跟婆婆讲,直到她的母亲带着她的弟弟妹妹一起来看她,她才对母亲说想喝汤,于是,她的母亲就去问人家,到哪里可以买到汤。
那个小婴儿长得特别像母亲,眼角、阴道有分泌物,她急得要哭,很害怕的样子,医生来检查后,说这是正常现象。然后护士告诉她怎么用棉签给婴儿做清洗和护理。
最蹊巧的是,有一个产床是空的,产妇已经抱着婴儿出院了,却有人来访,不过,不是亲戚,而某县的计生委的人,据说她生的是二胎,而她丈夫是公职人员,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这是肯定要处理的,他们说。
随着一个新生命到来的,可能就是他的爸爸的职场生涯的转折。
……
每一个新生命所投身的家庭,各不一样,等待他们的命运,也各不一样。
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车流、人流,然后,远远的,在红绿灯前的斑马线上看着孩子的父亲推着自行车出现了,他背着双肩背的包,里面的保温杯里是我的母亲做好的汤,鲫鱼汤,或者鸡汤。
那一刻,我的心里觉得特别安宁,特别满足。
其实,在此前的某一些时刻与片段,我也会痛苦,也会紧张,甚至会觉得悲哀,比如躺在产床上痛得真流汗时,在为孩子能否顺利娩出紧张焦虑时,尤其是在产后做理疗被那些仪器照射时,我是有一些悲哀的,可能我特别不喜欢那些金属的仪器,所以,觉得,此时的自己,真的不过是一个被物化了的生育工具。
只有看着身畔那个粉嘟嘟的小小婴儿,内心才会涌出骄傲感与成就感,以血肉之躯,再造一个血肉之躯,有什么比这更伟大?
但再一想,这也不过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本能,似乎也不值得骄傲。
转念之间,况味复杂。
这所一切,全赖你对自己的生命的认知、体验与定位,也赖你身边的人待你的态度——是爱与尊重?还是一颗视你为生育工具的功利心?
如果是前者,你会觉得无怨无悔,如果是后者,你会觉得愤怒。
要区别他们,其实也很简单,看言行举止与小表情即可。
他们希望你生的是儿子(或者女儿)。
他们希望你能顺产,不要剖腹产。
他们希望你奶水充足,像奶牛一样。
他们希望你三头六臂,可以搞定一切。
……
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生命之上,忽视天意,因为性别其实是天意。
忽视疼痛,因为他们不疼痛。
忽视你的身体,却又需要你的身体。
忽视你的需求,却又希望你无所不能。
……
之所以写下这一切,因为榆林产妇的悲剧。
在她生命最后的48小时里,她经历了身心的双重疼痛,身体的疼痛到了极限,但同时,心理的疼痛,也到了极限。
永远不要忽略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因为你仅仅是你,而不是她。
有些感受,永远是于你刻骨铭心,对他人却无法言说。
亦舒师太说过,看到婴儿的眼眸,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希望。
可是,有一个婴儿,却来不及看这个世界。
头七刚过,愿她们母子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