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情 (小说)
文/肖颦(河南)
新冠状病毒在我国大肆蔓延,各地一天天不停增长的病例,触目惊心的数字,弄得人心惶惶,我们这儿乡下小地方也开始注重防护起来。在几个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村头设置了关卡,不许外村人随便进村,也不许村里的人随便出村。有从外地回来的人更是得隔离两个星期才能“重见天日”。
尽管村民们都知道这也是为大家的生命安全着想,可大伙儿还是感到生活的诸多不便,想买的不能买,想卖的不能卖。
正是这众人都感到“内外交困”的生活,却给我们邻居郭大爷和郭大娘带来了晚年该有的天伦之乐。
郭大爷和郭大娘晚来得子,儿子娶媳妇时,两人都六十多岁了。待儿子有了儿子,他们已经小七十了。再加上本来身体不好,老两口就不能像其他公公婆婆一样,伺候儿媳妇过月子,帮忙带孙子,这就引起了儿媳妇李秀的不满。刚开始是不满,后来就渐渐地厌恶起老两口来。
老两口的儿子郭大亮刚开始时还敢替年迈的父母说句公道话,后来经不得李秀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不敢向着二老了。再后来,郭大亮出去打工,李秀在家带孩子,家里没了郭大亮,李秀就更加大胆放肆地虐待起二老了。
郭大爷和郭大娘也挺倔强,他们受不得李秀的白眼,就找人在村外盖了两间小屋远离了凶恶的儿媳妇,对她和孙子不管不问了。
这又落下了李秀的话柄。每当郭大亮打工回来,她就会添油加醋地对他说二老怎么怎么不管他们娘俩了,说他们儿子生病二老也不闻不问。俗话说,谎话说多了也就成了真话。
再加上,李秀拿他们的儿子做挡箭牌,这可抓住了郭大亮的软肋。郭大亮最是疼爱儿子,父母怎么对他无所谓,可是他儿子生病,他们作为儿子的爷爷奶奶却不管不问,这就让郭大亮不能容忍了。一气之下,郭大亮也不再搭理郭大爷和郭大娘了。这一气就是两三年,直到今年的新冠状病毒在全国肆意蔓延。
郭大亮正好是在风口浪尖的武汉打工,他刚一听说封城的消息就连忙赶夜偷跑回了家中。不是他不愿配合国家的政策,而是他一年没见妻儿了,实在太想念他们娘俩了。
让郭大亮没想到的是,他大半夜地赶到家门口,李秀打开门一看是他回来了,忙吓得把他关在了门外。然后,她回到屋里就开始收拾她和儿子的衣服,收拾好后,把衣服、儿子都放在电动三轮车上,打开门跟郭大亮匆匆说了句,她要回娘家,就忙一加油门逃走了。
郭大亮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儿子,李秀就连人带车没了踪影。
看着融浸在夜色中的电动三轮车,郭大亮只感觉浑身一阵发凉。
老婆孩子像躲瘟神似的躲他而去,村干部知道他从武汉回来了,就把他隔离了起来,在他大门上贴了封条。邻居们对他更是望而却步。
郭大亮不能出门,眼看着家里要断菜了,他就给媳妇打电话,问她能不能给他送点菜,李秀却推辞说她也出不了门,就挂断了电话。
郭大亮无奈,只能早上喝白粥,中午吃白水面条。就这样吃了两天,正煎熬的难受,第三天中午,他又煮好白水面条,正望着桌上的面条发呆,突然听见大门声响。他立即一阵又疑惑又惊喜,疑惑的是,他被封门这么几天了,一直没个人来跟他说一句话,给他一声安慰。惊喜的是,他以为他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没人会记起他了,没想到还是有人会来看他。
郭大亮听到响声,就忙冲到院子里,顿时百感交集起来。只见郭大爷和郭大娘每人都双手捧着一个饭盒,两人正蹒跚着向他走来。他们满是褶皱的双手上的血管都高高地凸起着,加上冬天寒风的摧残,简直如同老树根一般。
已经苍老不堪的容颜,诉说着他们这么多年的心酸与困苦。只有那两双看他的眼神依旧像以前一样和蔼可亲。
没想到被他遗弃三年的父母竟然这么老了。郭大亮羞愧难当,目光落在二老脚下,看见二老双脚上粘满了泥巴。那是二老从村外的茅草屋走到他这来要经过一段泥泞的小路粘在脚上的泥巴。现在村里修上了水泥路,二老被逼搬出村外,也远离了水泥路,回村就要走一段土路。不下雨还好,一下雨就会泥泞不堪。
“趁热吃吧!”两人来到儿子跟前,郭大爷说着,和郭大娘各自打开了手中的饭盒。
郭大爷手中是一盒热腾腾的白米饭,郭大娘手中是香喷喷的土豆炒肉。
“妈,蒸米饭做土豆炒肉!”郭大亮突然想起小时候,每当郭大娘问他吃啥饭,他就会这样回答郭大娘。
郭大亮顿时泪如泉涌。他暗暗下了决心,他要把二老接回来住。李秀若敢说个不字,他立马把离婚单递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