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宫照同||我与“小贼车”

时间:2020-10-18 18:46:43    来源:
那时农村有一种独轮车,我们叫“小贼车”,现已很难见到了。
 
这种车不烧油、不耗电,发动机就是“驾驶员”;车无行驶证,也无需年审和买保险;驾驶员不用驾驶证,谁都可以“开”;它最大的好处是不择路,人能走,它就能走。但要真正驾驶它,没那么容易!
 
之所以叫“小贼车”,是较着最早那种推起来“吱嘎、吱嘎”响的木轮车——“地车子”或“地拱子”而言的,木轮变成了胶轮,推起来像“贼”,来无声,去无响。
 
一个“贼”字,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着木轮车,这种胶轮“小贼车”既方便又省力。那时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就是这种“小贼车”。一个生产队二十几个劳力,人手一辆,组成一个小车队。生产队几百亩土地施肥、收获的庄稼,全靠小车搬运。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业学大寨”,开山劈岭,搬山挖河,造大寨田,小推车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胜利后,曾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据记载,淮海战役中,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小推车41万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小推车跟我说的“小贼车”不完全一样,主要差在车轮上:小推车是木轮,“小贼车”是胶轮。由木轮到胶轮,生产力前进了一大步。
 
因此说,“小贼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不亚于支援一个或几个淮海战役!也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小车不倒只管推”的英模人物
 
“小贼车”是木质的,构造比较简单:中间高,叫“上梁”,内夹一个车轮;两面低,对称,可放偏篓或装货物;两根长“车把”左右伸出,供“驾驶员”一面一根把握,既担重量,又把方向,还是“发力点”;两条“车腿”与车轮形成三个支点,可保持车不动时平稳置地;两个“车角”与“上梁”形成另三个支点,小车不动时可站立起来;一条车襻,搭在“驾驶员”的肩头,两头分别拴在左右车把的端点,车的重量几乎全部系在车襻上,也就压在人肩上。
 
推车:推空车或轻载走平路,可以不用车襻,只要双手端起车把,用力向前即可;如果载物,上坡——双手紧握车把,使劲往前推,车襻勒进肩头,弓腰,含胸,绷腿,全身用力,一步一步地往前拱,车轮一点一点转动,人推车行,一不用力,车子就下滑,挺不住,后果不堪设想;下坡则完全相反——双手紧握车把,直腰,挺胸,绷腿,整个身子后仰,死死拖住车子,车拖人行,一步一趋,且不能失控,一旦后仰不住失控,重载下的车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后果更不堪设想。
 
推车最承重量和作用最大的是“车襻”。车襻是推车人的心爱,甚至可以说是连结车与人性命的“纽带”。车襻两头分别拴在两根车把的末端,由于车襻扣子的长期摩擦,车把端处磨出了一道凹槽,正好与中间的“木寨子”一起,把车襻固定得结结实实,以不致于人用力时前后挪动,保证了安全。长年推车的人,由于车襻的勒、挤、压,脖子后面都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疙瘩,圆圆的,硬硬的,针扎不进。“铁打的肩膀,轮换的车襻。”肩膀不知磨破了多少条车襻!推车人与车襻“情同手足”,不推车时,车襻不是搭在肩上,就是捆在腰上。
 
“小贼车”还是检验是不是一个整劳力的主要标志(整劳力,即10成劳力)。那时在生产队干活,要挣10成(10分),必须推小车。推小车,不一定挣10成;不推小车,肯定挣不上10成。要想拿高成,就得推小车。
 
我高中毕业回乡,为了拿高成,帮家里多挣工分,就想推小车。父亲说,等等吧,咱家已经有三辆车了(父亲和两个哥哥),再不一定能分到。那时大队有个木匠铺,做出的小车按计划分到各生产队,各生产队再抓阉。所以推小车也不是想推就马上能推的。正好这年年底,二哥去当兵了,他原来的小车我接了过来。
 
推了几年小车,我有这样的感悟:能推小车,除了天上飞的飞机开不了,地上跑的车,没有开不了的;未推过小车的人,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庄稼人;吃得了庄稼地里的苦,没有吃不了的苦;能顶下庄稼地的活,没有干不了的活。
 
在推小车的日子里,我最感谢的人是大哥,大哥给我“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