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如何来一场有意义的旅行

时间:2020-10-18 18:51:36    来源:
原创:高原麦客
 
人是社会动物,骨子里就有喜新厌旧的本性。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了,总想换一个环境试试,并且无形之中,会放大自己对那个地方的美好期待。然后欣欣然前往,一趟下来,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旅行感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我一直以为,既然旅行就要抱着“逛”的目的。不被那些被制定好的行程和路线,按部就班的商业形式所裹挟,走走停停,随遇而安,也许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而现在的旅游大都是,一样的导游小姐,一样的八菜一汤,一样的住宿条件,甚至一样的人造景观。
 
早只如此,还不如不来,挤这个热闹干嘛?花钱出来游玩,到最后都会大失所望,不外乎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全都是标准化的订制。导游的心态是如何按照行程完成任务,安全返程,如有可能,再引导你频繁的购物。每次都是一样的模式,缺乏新鲜感。
 
二是每到一处人满为患。你不是游历山水,欣赏美景,而是为了赶路搭车。有时,你不觉得自己在游玩,更像是在某一个乡镇上会赶集。
 
三是基本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去的景点又太多,生怕花了钱而错过了什么。下车拍照,发朋友圈,只有别人看见,满足了自恋,才是最终的目的,而忘了自我的体验。
 
你拿着行程表,更像是拿着一份任务清单。走完一个,划掉一个。刚开始还新新鲜鲜,最后就厌倦这种这种形式的东奔西走,心里想着,赶快完了回家了事。这样的旅游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意义。
 
而到现在,我才要问一句,我们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无外乎是释放压力,放松自我,感受异域文化的不同,丰富自己,增长见识,这其实都是广义上的旅游。其实旅游的最大的目的是,找回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旅游的目的,是老想着从自己枯燥乏味,条条框框的现实生活中跳出去,获得暂时的自由。没想到又落入另一个遵规蹈矩的生活,准点吃饭,准点到达,准点集合,准点睡觉,和原来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换个地方罢了。
 
2009年,我开车去青海旅行,快到塔尔寺的路上,遇见两个虔诚的藏民夫妻,年龄大约在五十岁左右。女的一手摇着转经,一手按着板车辕,缓慢的行走着。板车上有煤气罐,有灶具,有吃的,有被褥。男的手上戴着皮手套,三步一长跪,一直重复着这个古老的动作。
 
刚赶上中午吃饭,我问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男的说,他们是一路从四川松潘过来,要去塔尔寺。女的告诉我,板车上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他们把十年养毛牛的收入全部捐给寺里。我从他们浑浊的眼神感受到了一种崇高和近乎圣洁的东西。快要到塔尔寺了,他们说这段路,走了不下小半年了。
 
我原来以为金钱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金钱是获取尊严地位和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原来还有一种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信仰,意义,或者一段不为人知的过程。自己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只知道埋头工作,或者东奔西走获取财富。其实当下的幸福才是唯一可抓住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倡导慢游,更准确的说是旅行,而不是旅游。自己驾车没有目的的游玩,或者心情烦闷的时候,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呆上一段时间。当然不是那种人满为患的景点,也许是一个山村,一个农场,一条不太拥挤的街道,一个靠海的能看见山水的房间,早晨能看见日出。
 
一个人不少,三五个人也不多,每天清晨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去海边,去林荫小道上,跑跑步,暂时把自己融入那个地方,不要有过客的心情,你是这里的主人。最好认识一两位当地的朋友,能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午饭后睡到自然醒,然后找一个靠窗的地方,最好能看见远处的风景。你可以找几个人打打牌,聊聊天,晒着太阳,或者躲到遮阳伞下,来一杯时令的果汁,完全打开自己,享受美妙的时光,在这样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你也可以拿一本好书,就着美妙的景色,把自己沉浸在一个双重陌生的世界里。此时,你看书的心情,书中和你眼前的意境,完全不同于你生活的地方。于是一种陌生感,一种淡淡的忧伤从心底里慢慢升起。这绝不是什么坏事,好好享受,就像喝一杯苦荞茶。
 
当地的美食是不能错过。说不定这辈子就来这么一次,不要吝啬钱。找一个当地的人,先了解大致的情况,然后就可以放开肚子大快朵颐。有时候特色小吃可能要胜过那些传说中的美味大餐。享受美食,是另一种更为直接的体验。
 
前年和儿子去北京旅行,提前订好一个离地铁最近的酒店,意外的是,地铁对面就是天坛公园。每天早晨跟着一帮老大爷老大妈进入园内。一边跑步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一边欣赏美景呼吸潮湿的空气。白天毫无目的的游玩,夜晚逛逛夜市,还有大片的时间写作看书,那种慢游让你感受灵魂在一点点的回血。
 
来北京的第二天晚上,就陪着儿子品尝了正宗的全聚德烤鸭。在人民大会堂,对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之后每天都会换着花样,什么庆丰包子,老北京炸酱面。当然还有其他外来落户的美食,新疆烤肉,长沙臭豆腐。我俩吃的最贵的面叫云吞面,28元一碗,有面又有小混沌,个个都包着新鲜的虾仁,儿子吃过直呼:“过瘾。”
 
人在旅途,景点都大同小异。甚至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大多过后没留下多少印象,反而是那些不经意之中的偶遇,相处,和融入为平淡的旅程增添了一份额外的惊喜。反而让你记住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美好的瞬间,成为无法忘却的珍贵记忆。
 
我之所以喜欢用逛,而不是用旅游,是因为逛更显随意。漫无目的的神游,往往能遇见触碰心灵的东西。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住在贵州省从江县一个叫巴沙的苗族村落。一次是住在青海刚查县一个藏民的家里。
 
之所以叫原生态,是因为我们去的时候,那个那个苗族村落的很多人还没有穿上鞋子。结实黧黑的苗族妇女,赤脚能担起一百多斤马粪,在青石板路上踩下一串串湿漉漉的脚印。我在鬼师家住了一个晚上,体验了古老神秘的祭祀仪式,以及巴沙人热情好客的古老习俗。
 
因为是旅游旺季,酒店里基本没有房间,只能住在离青海湖不远的藏族村落。男主人叫扎西多珠,是个憨厚朴实的藏族小伙。两个孩子在镇上上学,他平时也外出打工,农忙时节回家务农。家里种了80多亩青稞,有一辆桥车,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扎西多珠拿出他家的虫草酒和刚出锅的花卷招待我们,我们也拿出随车带的小吃请他们夫妻俩品尝。他给我们介绍藏人的婚丧嫁娶,业余爱好,传统节日。他讲的津津有味,我们听的如痴如迷,那天晚上,外面下着雪,我们却在温暖的房间里,与藏族兄弟对酒当歌,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很酷的经历。
 
现在的人节奏越来越快,很少倾听别人的声音,也很少有时间去想,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果能在游历山水的同时,能明白生命其实也是一场旅行,就不要错过旅途的故事。不但要学会让身体慢游,也要学会让心灵慢游。
 
记着,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为了体验而经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