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今天去学校上课,风极大,好在有风衣,帮我抵挡疾风,让我觉得安妥舒适,体会到一件衣服对人的好。
路上也特别顺,竟然只用40分钟就到了学校附近,在那家早点铺过早,一碗稀饭,一个包子,一个苕面窝,酸豆角和酸辣藕丁佐粥,味道极好。
因为时间充裕,一边吃一边看手机,在朋友圈看到如烟发的老彭的文章,写她陪母亲去给外公外婆扫墓的过程。
她看到母亲拎着大包小包,等不及绿灯亮就过斑马线,在副驾驶座上所指不明地带路,在坟前清理杂草,却不要女儿拎东西,不让女儿去碰那些荆棘,自己的手上弄出血来,却说不疼。
然后给自己的父母摆供品,烧纸钱,跟他们说话,告诉他们为什么女婿和另外几个外孙没有来,然后感恩父母。母亲做这一切如此自然,如此专注,仿佛在与父母话家常,跟他们并未生死相隔。
最后,已经皈依了的母亲还拿出一张歌谱来,唱颂一首歌给父母听。
老彭一直用白描的手法写这一切,直到这时才说自己流泪了。
而我早就流泪了。
一边喝着稀饭一边泪盈欲滴,把个早餐吃得荡气回肠,那种酸爽,非亲身体验者不可知。
这是文字的力量。
其实是很平实的文字,没有什么形容词和副词,更没有感叹词,但在我看来,越是朴实无华的文字,反而更能打动我,因为真实的力量更能触动内心。
当然,我也得说明一下,老彭在大学时代就是文艺女青年,后来,金融界的力量太强大,她无无旁骛,不再舞文弄墨,让我这样的人,还有一碗稀饭喝。
跟老彭当年是同一间宿舍靠窗的面对面的两个高低铺的上铺,我们当时选择上铺共同的理由是,腿长。当然,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比如文艺。最大的差别是,我肥她瘦,而且一直如此。我们一起见证了彼此的青春、中年,及至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到了我们当年的年龄,却发现,我们也并没有把人生的风景都看透,我们都尚在成长中。
成长是一辈子的功课。
老彭写这篇文章,是她参加一个成长团体时的作业,应该是关于自我觉察训练的一部分。所以她在写这一切时,看上去是她在看,在写,但其实是用“第三只眼”在看,在写,所以不动声色,但却洞烛一切,纤毫毕现,并且令人动容。
她主要在写她的母亲,我也看到了她的母亲,哪怕已当了外婆,当了奶奶,但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永远是女儿,永远孝顺谦卑充满感恩。而在自己的女儿面前,哪怕女儿已经成年且已做了母亲,但她仍然是女儿的母亲,仍然习惯性地为女儿披荆斩棘,不让她受一点点苦。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何其相似。
老彭其实也在写自己,虽然她落笔都在母亲,但此刻母女是互为镜像的存在,她在看到母亲的同时,一定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自己,以及未来的自己,当然,最重要的是当下的自己。虽然不着一字,但我可意会。
于是,我也看到了老彭,身为女儿陪伴母亲扫墓的她,以及我记忆中也曾迎风朗笑的她,也曾焦虚迷茫的她,以及现在,正在养心修身自我成长的她。
看到她,也如同看到我自己。
因为,我和她在此刻也互为镜像,通过这篇文字。
能够看到,是多么难得。
能够感受,能够触动,是多么难得。
因为她的看到,我的看到,令我的这一顿早餐充满了唏嘘与感动,食不甘味,却又滋味绵长。
好的文字,好的情感与思想,好的表达,也是人间食粮,是值得传播的。
所以,在给学生讲课前,虽然我备课时并没有想到要讲这些,但是,因为作为上课前和学生的一个互动,我问到她们清明节是否放假,是否回家,然后,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讲讲老彭的这篇文章给我的触动,跟学生分享我的心得。
我认为生活也是需要学习的,有时甚至比知识更重要,所以给学生讲课时,我会穿插讲一些这样随缘所遇但让我有分享欲望的内容,传达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提醒学生关注最近两天的报纸、电视以及网络中与清明节相关的新闻、信息,新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落实到个人,就是他们在这样一个传承千年的节日里,他们的感受与体验,他们的观察与思考。
每个人过的是同一个节日,但是节日的意义因人而异。有的人在这一天会追终思远,有的人在这一天就当作踏青赏花之游,有的人在这一天关注的是美食。
就对我个人而言,我对于清明节的认识也是到了中年,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层层刷新的,而这种刷新,与我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遇到的人,听到的话,看到的文字有关。
比如说今天,我看到了老彭的文字。
看到一对母女一路行来,她们的路线,她们的形貌、动作、语言,这后面有丰富的信息,有母女之间的默契,也有一个家族的故事,有生者的告慰及劝解,也有逝者虽然已逝但仍然存在,而且有价值,以他们特有的方式。
所以,清明节仅仅是对死者的追思吗?不,其实它也是死者对生者的一种传承一种提醒。至少提醒了我,不要以为父母在,清明节便与自己无关,其实更应该趁父母尚在,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和他们多一些交流,如此才能不留遗憾,不至于发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浩叹。
学生们听得很专心。
我想我应该把这一幕告诉老彭,让她知道,不妨继续做个文艺女中年,多写点文字,为我多提供一点讲课的素材。
PS:今天的第二条,就是老彭的这篇文章。
在找她要稿时,在电话中,我说了我的感动,她告诉我,她的姐姐和妹妹看了之后,也都流泪了,唯有弟弟半天没反应。她说,估计我弟一个人躲起来哭去了:)
对了,老彭本名彭灿,美女一枚。十年前,我们就互称老彭老黄,讲真,现在,我要和她商量,以后我们互称小彭小黄好了,逆生长这种事,其实是可以在心灵层面完成的,我们现在正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