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晓春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今天已是农历十月初一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它是中国民间祭奠祖先的三大节日之一;寒衣节。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民间有很多约定俗成的民俗世代流传,关于祭祀最隆重的民俗节日,就是农历四月五日的清明节,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和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了,中元节祭奠基本上都是南方地区还在延袭。我国北方的广大区域,人们祭祀祖先主要是在清明节和寒衣节时。
在我仅存的孩提依稀记忆里,幼年懵懂时的我,在一年的春秋两季里的某一日,都会在家中长辈老人的牵引下在村口的十字路口,用硬物划一个留有豁口的大半圆圈,然后将从家里带来的一沓沓土黄色中间带孔的纸张一张张小心地揭开后放入圈内用火焚烧,在这个过程中,最具神圣感地就是在烟火缭绕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要磕头并念叨已逝亲人的称谓让亲人们各自领取烧给他们的财物,在这个仪式中,大人们都是那么严肃,那时候幼小的我什么也不懂,也根本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这毕定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一年中有两个这样的日子,一个是在暖和的日子里,一个是在寒冷的时节,这个最初的人生体验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也给童年的我留下了不小的困惑。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版本有多种,最早的是来源于周人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而在之后的《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记载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内容,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有具体提到“寒衣节”时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清明节与寒衣节虽同为一年当中重要的祭奠祖先活动,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寒衣节需给祖先送去准备过冬御寒的衣物,这符合古人“事死者,如事生”之传统理念。
以后略微长大了些的我,愈觉得寒衣节这个日子较清明节更具人情味一些,秋日渐冷,活着的人都要添衣御寒,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要温暖的过冬,这大约是更符合国人传统孝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其实,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孩提时的我根本对此一无所知,直到我六岁那年夏日某天被母亲匆忙从舅家带回,回到家中看到上房正中,我的爷爷被覆盖着白色的布单,脸上蒙着手帕躺在一块木板上,有好几个人在院子里忙着做事,我被告知爷爷已于当日去世,记忆中的我当时一片迷茫,不明白只有几日未见的爷爷为什么突然就与我们阴阳两隔,在接下来几天里,我目睹了亲人们诸多难过伤心,痛哭濠淘的种种场景,这是我初次对死亡有的最直接地人生感知。
此后,在每年冬日的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时,我跪拜并招呼地亡人称谓里除了未曾谋面的曾祖父曾祖母外又加上了祖父的名讳,但这与从前的感觉截然不同,这是我熟悉并亲近过的亲人,这种复杂的感觉不知怎么形容。
以后的许多年里,我参与了无数次地清明节和寒衣节祭祀祖先的祭奠仪式,有时想想,在已过去的无数时代,每个家族的祖先,或经历盛世或遭遇变乱,都能够不畏艰辛,不仅生存下来且能辈辈繁衍生息,家族得以代代延续,这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要知道无论什么时代,生活都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从此意义来说,每个人的祖先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后世子孙永远铭记的。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及更远祖先的姓名呢?
父母于子女而言,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完完全全地付与,只是付出无需回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爱,不含一丝杂质,勿庸质疑,只要儿女们好,父母那怕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也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的父母,这就是我们平凡但伟大的父母亲!
我们从父母亲身上获得了生命,这是最初一切的开端,从此开始去迎接未来;从此传递延续生命的源远流长;从此延续家族生生不息的血脉绵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代代的父母亲,辛劳一生,把自己的子女一个个养大成人,看着他(她)们成家立业,帮着子女照管孙辈,自己垂垂老矣,步入人生暮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天下父母最真实的写照!
我的祖母在世时,常给我讲过去的往事,她年轻时16岁就嫁给了我的爷爷,那时,我们家很贫困,上边有我的曾祖父,曾祖母两个老人,下边还有未成年的小叔,又陆续有我的父亲,叔,姑共八个子女,我的爷爷年轻时身体差,不能干过重的体力劳动,地里家里的活大半要她去劳作,生活对她来说太难太难,后来我爷爷出外学了手工做鞋的手艺,生活才略有好转,无数个夜里,她撑着劳动了一天的疲惫身体和爷爷在油灯下纳布鞋底往往至深夜甚之天快亮时方止,一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一夜夜都是在油灯下熬过来的,她后来患的白内障眼病大约就是那时在油灯下做活留下的隐患导致。
在过去贫困落后的时代,我们的祖辈大都过得艰难不易,无论怎样地与生活抗争,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也仅仅只能维持温饱的生活,老一辈为了下一代能吃饱穿暖最基本的生活目标付出的辛劳是今天的我们很难想像的。
在我个人四十多年的人生过程中,已送走了几个至亲的亲人,我的祖父,外婆,祖母,父亲,我眼看着一个个挚爱的亲人离我而去,永远从我生命中消逝,这种痛苦又无奈的心情实难用言语形容,在忙忙碌碌的即将又渡过一年的时间里,在又一个寒衣节到来的日子里,给已逝亲人们烧化一件件御寒的冬衣,寄去亲人们无尽的思念之情,愿祖先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能温暖过冬,一切安好……
古人有云: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孝经亦云: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我们能给与祖先的,唯春秋祭祀而已……
作者简介:刘晓春,西安南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