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原麦客
下午在得到上听上架的新书《李白传》,一位朋友问我,“这种听书的方式,到底有没有效果?”我说:“听书是因为不具备读书的条件,肯定没有读书的效果明显,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获,或多或少会在记忆里留下一些痕迹。越是对哪个件事,或者哪个人物感兴趣,收获就越大。”
但说心里话,听书完全是一种泛泛的了解,因为被动的吸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过程,很多细节,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很多蕴含哲理的东西,会被直播者一句话带过,很难享受文字真正的魅力。
因为时代变了,特别是互联网的到来,以前那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授方法,或者把知识想象成一个大缸里的水,你能汲取多少算多少,知识的总量是一定的。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天我们都被海量的知识充塞。要学会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甚至可以把知识想象成一个牧场,哪里水草丰茂,我们就要向哪里迁徙。
财经财经传媒作者王烁,对汲取知识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付出两成的努力,就一个问题懂八成,剩下的两成留给专家。我则辗转于最肥美的牧场,对各种知识感到好奇,随手采颉,以求不惑。”
就像今天听的这本《李白传》,无非就是李白的身世,以及如何仕途不顺,两次做官,两次隐居乡野。李白的出身很神秘,人们甚至不知道他姓什么,就连“李”这个姓,也是父亲看到路边的一棵李树随手选的。
李白的祖上为官被贬去了现在的中亚或西亚某个地方,到了唐朝中期,隐姓埋名逃了回来。五岁左右到二十岁左右,一直待在四川。而整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对李白一生的总结。
他经历两次隐居两次从政,在人生道路上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但最后都没有走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他具有了超越常人的体验,也会有比一般人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所以才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佳篇。
李白的一生看似命运不济,属于悲剧的一生。听完这本书,多少有一丝伤感,和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愤愤不平。放到今天,也可以形容那些,虽然一生不断求索,也承受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但终归碌碌无为。
反过来自问,那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成功?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版本。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因为素质的差异,因为格局和视野的不同,最终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是高官,有人认为是财富,有人认为是爱情,有人认为是家庭的美满。
大多数人认为痛苦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却都希望和痛苦擦肩而过,而李白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诗仙”是经历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而最终超越这些痛苦。这样看来李白式的痛苦,本身就注定了李白式的成功。
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前几天做过一期节目,叫《全球变暖是一场灾难吗?》。一般人大致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全球变暖,北极或者南极的冰山会融化,海平面会升高一米,到那个时候,好多岛国都要淹没,这难道不是全人类的灾难,或者全人类的痛苦吗?
这个灾难可不小,看似无法逃避。罗振宇列举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事例,荷兰这个国家三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里边却生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创造了超过70%的GTP。说明即使真的海平面上升一米,围海造田的办法可行。明眼人所看到的痛苦,被荷兰人转化成另一种可能。
罗振宇在节目中列举了大量例证,证明如果全球变暖,人们依然会想出更多的办法,制造出更多应对的工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人类保护自己的能力从来就没有停止。所以聪明人遇到痛苦的时候,会有一套自己的应激机制,那就是把痛苦转化成另外一种能力。
有些人,甚至能从痛苦的跳出来,成为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并且拥有上帝的视角。你大概听过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格言: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这句话出自《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他是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集中营。而弗兰克也在集中营中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在经历无数的痛苦经历后,他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并在解救后,发展出心理治疗的”精神疗法。
对有些人来说,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有多大痛苦,对生命的理解也就有多深刻。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基督山伯爵》都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在主人公被误解,被诬陷,被囚禁后,都承受了非人的痛苦、虐待,甚至是死亡的威胁。
但最后的成功逃脱,或者成功复仇,都是因为他们超越于痛苦之上,把痛苦变成一种游戏,甚至在痛苦中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最后绝地反击,王者归来,更多是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蜕变。从此以后,便更加睿智,更加坚韧,更加理性,也更加果敢。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内心里总感觉有个恶人和自己处处作对。有时受制于事,有时受制于人。《古尊宿语录》中记载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样看来,痛苦是一种馈赠,是一种生命的最高礼赞。就像不懂痛苦的人,同样无法体会幸福一样。理解痛苦的人,面对痛苦,就像面对一杯浓烈的酒,一壶苦味的茶,痛并快乐,苦并快乐。
陀思妥耶夫斯基道出了痛苦的真谛:“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承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