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琴台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上)(作者/匪石)

时间:2020-10-18 15:55:19    来源:
1
公元前143年初冬十月的一个深夜,在通往大汉帝国西南边陲重镇成都的一条道路上,一辆马车飞驰而去,后面还能隐约听见追赶这辆马车的人们的呐喊声和此起彼伏的犬吠声。
这辆车上坐着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相互依偎,目光缠绕,男士风雅倜傥,神态翩然,眉宇间透过沉着自信的神情;女子人姿容娇媚,举止娴雅,一派大家闺秀的风采。
马车来到成都西郊的一条小巷里。
一夜颠簸匆忙的赶路,终于到了男士的家了,男士体贴的牵扶着女子下车,走进入了他的家里。
女子环顾了男士的家后,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这个家也实在太清贫了!除了墙壁上挂着的宝剑和案牍上成捆的书简,就再也没有其他像样的东西了。
刚才还满脸自信的男士此时显得面有难色,他的神情有些尴尬,毕竟,跟他私奔而来的是一位家境殷实,富甲一方的千金小姐,而他却是四壁空空,一文不名。
女子看出了男士的窘迫心情,她莞尔一笑,温情的安慰他说:“我之所以离开亲人,舍弃富贵,跟着你走,是看中你的绝世才华和深情厚意,我不在乎你是富贵还是贫穷,清平算不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双手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男士一脸感激的点点头。
 
几天后,他们的酒肆就在这条巷子里开张了。
千金小姐换上了布衣荆裙,招呼酒客,卖酒记账;优雅男士一身短衫汗襟,与伙计们一起造酒涤器,跑前跑后。忙碌间他们还不时的相视而笑,幸福和甜蜜如晶莹的汗珠挂在他们的脸上,更荡漾在他们的心里。
夜色阑珊,酒客们已经四散而去,几颗星子挂在遥远的夜幕上,一弯新月从高低参差的房垛上升起,男士轻抚着绿绮宝琴,偃仰啸歌,女子则随着琴声翩翩起舞,衣衫褴褛的穿着、白天辛苦的劳碌,清苦贫寒的日子,并没有让他们哀叹生活,更让他们的爱更为情深意绵……
 
这是“文君当垆”的故事,这对青年男女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而他们卖酒抚琴的这条小街,后来被称为琴台路。
琴台路,这条长不足千米的小街,却上演并见证了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最为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二千多年来,无数的人们从天南地北慕名而来,栈恋在这条曲径通幽的小巷里、伫立在青砖碧瓦的老屋前,徘徊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为卓文君为了爱情而敢于放弃荣华富贵而感动、为司马相如为自己所爱的人而甘愿吃苦受累,也为他们琴瑟相和,凤凰比翼的融融爱情而艳慕称羡。
他们的爱情,鼓舞着无数相信爱情、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而义无反顾的恋人们所崇尚和效仿;他们的爱情,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们评说、传唱和一次次的演绎。他们的爱情,被誉为古今中外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2
卓文君,中国古代最有才情最为美丽的女子之一,而比她的才华和美貌更令人赞佩和感动的是她为了爱情而义无反顾的放弃富贵、心甘情愿的与自己爱慕的人去过清贫日子的行止。
古往今来,美貌的女子比比皆是,有才情的女子也枚不胜数,但能像她那样为了追求爱情,而甘愿与自己的所爱之人吃苦受累,过着清平日子的,并不多见。
卓家祖居赵国邯郸。邯郸是当时全国的冶铁中心,卓家的祖上就是以冶铁致富。秦统一六国以后,卓家被迫从北方辗转迁徙到地处西南边陲蜀地,在边僻小邑的临邛定居,仍然以冶铁为业。
秦亡汉兴,到了“文景之治”时期,国家施行休养生息的开放政策,卓家不仅冶铁,还要熬盐,后来又搭上了汉文帝的爱臣邓通,借助于邓通获得了开采铜矿、铸造钱币的权利。在古代,“盐”和“铁”都攸关民生民计和国家命脉的极其重要的资源,钱币的铸造更是由国家控制的特权利益,卓家能够把这些都拿在手里,上下通吃,自然是财源滚滚,富可敌国。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在当时国家级的大富翁中,卓王孙排名第一。卓家拥有良田万亩、山林万顷、华堂千间、家仆千人,我们可以想象卓文君出生和成长在这样富足优渥的家境中,过得是如何锦衣玉食的生活。
 
卓文君于公元前163年出生在四川临邛。《西京杂记》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精通音律,更兼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她不仅是一个面如芙蓉,肤如柔荑的佳人,还是一位通晓琴棋书画,多才多艺的才女,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从小自然会涉猎广泛,无所不通。
只不过卓文君的人生之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至少在她刚刚步入社会、开始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是这样。她十六岁嫁为人妻,不到一年就死了丈夫,为夫服丧三年后回到了临邛,在娘家过着寡居简行,散淡清欢的日子。好在西汉时期的风俗淳朴宽松,并不歧视寡妇,卓文君也并未因年纪轻轻就守寡而对爱情失去了信任,她不相信自己的青葱岁月就这么惨淡无光过下去,她还年轻,暗潮涌动的心也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渴望,既然四时轮回往复,今朝落花明朝花开,冥冥之中她相信会有更好的爱情在等着她,因此她一直在等待着最好的出现……
果然,老天爷这次眷顾了她,在给了她一次残花败柳的打击后,又为她安排了一个花好月圆的场面。
当然,与其说是老天爷的安排,毋宁说是人为的算计,也可以说是由老天爷安排的人为算计,不管怎么说,这是卓文君所渴望出现的场景,她也一直等待着这样的情景出现,她愿意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就这样,司马相如这个当时时运不济,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恰到好处的挟满腹的才情和同样渴求爱情的多情眼神翩翩而来,出现在了卓家灯火辉煌的的华堂之上。
他用一曲低婉凄美的琴声开始告白,如泣如诉的上演了他和好友早已策划好的“凤求凰”的好戏,于是,一场相当精彩的演出就此粉墨登场,栩栩如生的令人泫然;一曲响彻千古的琴声,就这么拨动了几千年来人们爱的心扉……
这样的场面相当感人,在这样的场面里一定会有人被感动,而司马相如真正想感动的人不是座上那位附庸风雅的东道主卓大财主和那些富商巨贾,而是隐匿在华堂的珠帘后面的那位绝代佳人。谢天谢地,那位佳人也的确被这位才情超群,风采绝伦的弄琴人感动了,这个人就是卓文君。
3
司马相如是两汉时期最有才华最负盛名的词赋家。这点无需质疑,连一辈子横眉冷对、爱好骂人的鲁迅先生也曾盛赞“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还是一位精通音律、操琴技艺高超的音乐家,他拥有的绿绮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除了这些高超的文学和艺术造诣之外,司马相如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一个能干的臣工,他对巴蜀和西南大地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甚至对南方丝绸之路的开发也有过间接的功劳。
 
据考证,司马相如的祖上也是赵国贵族,也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全家移到了偏远蜀地。司马相如于公元前179年出生于现在四川南部的蓬安县,家长希望他能茁壮成长,不要短命,为他取名“犬子”(这也就是后世人们对自己儿子的谦称)。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让他能就读郡守文翁开办的官学(现在的成都石室中学,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府,距今已有2600多年),举家迁至成都,住在了现在的琴台路上。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可见他从小就有豪情壮志,能文能武,博学多才。9岁时,因仰慕故国名相蔺相如,自己改名相如。
 
司马相如20岁时,家中不惜血本,花重金为他捐了一个“武骑常侍”的官职,于是他北漂长安,当上了汉景帝刘启的侍从官。武骑常侍的主要职责是在皇帝外出狩猎时跟随左右护卫,如果遇上猛兽,皇帝对付不了,那么司马相如他们就得上去把猛兽给解决了,这说明司马相如不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力士,不然皇帝也不可能让他在自己身边打老虎。
虽然在皇帝身边做侍从官很光荣,但这显然不是司马相如喜欢干的事情,他也没兴趣对向他扑来的老虎野猪们诗兴大发,他爱好的是赋文弄章,吟风颂月,但是汉景帝没有这样的兴趣爱好。
一年半后,景帝的胞弟、爱好文学的梁王刘武入朝觐见,司马相如看到梁王身边簇拥着枚乘、邹阳等当时著名的一批文人文士,他羡慕不已,旋即托病辞官,跟随梁王去了梁国从文士游,做了梁园的座上客。
在梁国他果然如鱼得水,文学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发挥,写下了著名的《子虚赋》,梁王对他大加赞赏,赠给他绿绮琴和鹔鹴裘。
 
司马相如在梁国一待就是五年,直到梁王病故,梁园客们作鸟兽散,他也只好回到成都的家中。
此时他的父母已经双亡,家道衰落,徒有四壁,他不事稼穑,没有技能,日子过的清贫如洗,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在临邛做县令的好友王吉的邀请,想获得一份养活自己的营生。
王吉素来欣赏赞佩司马相如的才华,现在知道他豪情满怀的在京畿长安转了一大圈,回来却是如此落魄江湖,已经三十六的人了,还这么形单影只,贫穷没落,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为他一番喟叹之后,王吉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要为司马相如成全一桩美事,不但要让他抱得美人归,还会让他一夜暴富起来……
听了王吉的主意,司马相如惊愕的本来说话就结巴的他更结巴了,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美事,而且与他近在咫尺,若隐若现的就在他的眼前晃悠着。
于是乎,王吉就如此这般层层设计,司马相如就言听计从全力以赴,在临邛卓府的华堂之上,司马相如弹琴歌舞,卖弄风骚,琴挑卓文君,偷心又偷人,上演了一场千古绝唱的“凤求凰”的真真好戏。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