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越美文网

数字化浪潮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人

文章类(审核:佚名 原作:佚名)  投稿:佚名2021-04-25 20:44
数字化浪潮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

189957502021-04-25 15:00:02.0黄丹玮数字化浪潮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大学,屏幕截图,报纸杂志,文字图片,卡通动漫人物268344时政

http://img.cyol.com/img/news/https://pic.cyol.com/img/20210425/img_960014b2d9eea2e0282c7d630222b5bae75f.jpeg/enpproperty-->

数字化浪潮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

作者:黄丹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黄丹玮

4月24日,在有着“半部中国近代史”之称的福州三坊七巷,古老文化与数字技术正相映成趣。作为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系列活动于此处召开。关于“数字化浪潮下,我们需要怎样培养人才”的时代之问,多位院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用数字化教育拓展求知边界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童庆禧看来,我们要大力发展数字化教育,拓宽学生求知渠道与认知边界,同时,也要让边远地区的青年人得到优质资源的熏陶与启迪。其次,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多元途径来培养大家的思维能力。创新,并非凭空而来,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还需搭乘恰当的方法,才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社会需求出发,让理想照进现实

人才培养的侧供给改革,如何落到实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表示,要点有三:一是为产业发展建专业,专业的建设一定要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可以通过项目实战来习得真实有效的经验;二是为技术发展改内容,高校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三是为能力提升建方法,我们要改变教育教学方法,设计出更好的人才政策,让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认为,就高校而言,产学研结合仍旧是短板,建议对课程体系进行重塑,将软硬件结合,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程度。

引导民众主动拥抱数字生活

在数字化浪潮下,高校需积极主动转型,为社会发展做好相应人才储备。但数字中国的建设并不止步于高校,因为数字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长陈杰认为,在发展好数字经济、做好数字政府转型的同时,对全民数字信息技术的认知普及也要跟上。提高民众数字素养教育,让社会中的你我他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

推进教育去功利化迫在眉睫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向来是社会长期关注的议题,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根基。但据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林惠民观察,当下学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自主思考的能力欠缺,二是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不少学生与家长被“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压力所牵绊,导致求学这件事被淹没了初心,长时间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反而容易出现问题。

小越美文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xiaoyueboke.com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vip@xiaoyueboke.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