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老人认知退化 80后医生与“80后”老

84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方达和他的80后主治医生欧阳方用笔和纸沟通通讯员 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涛通讯员谯玲玲)“我想喝豆腐脑,你每天都很累,你点我买单。”“您每天配合治疗,比我辛苦。等您可以吃了,我第一时间给您买。”3月23日,84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方达和他的80后主治医生欧阳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康复医学中心病房内,用笔和纸进行着一次无声的“话疗”。
病床上的老者叫方达,1937年生,12岁在东北参加革命,15岁参加抗美援朝,后复员在武汉生活。2个多月前,老人因脑栓塞合并心脏病就医,住院期间因为肺部炎症加重做了气管切开,戴有创呼吸机,后来因为血氧低,一直不能顺利脱离呼吸机。
老战士的女儿希望其父能脱机拔出气管套管,回归家庭,辗转打听后联系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四病区负责人欧阳方成为老人的主治医生,他带领医护团队为其进行内科处理及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治疗,一步步将其严重肺部感染及心衰控制住。
欧阳医生在查房和治疗中发现,因为家属工作忙不能陪伴在身边,老人因为气管切开的原因也不能讲话,每天躺在床上交流有限。“长期不讲话,担心老人家认知退化,或者心情抑郁。”欧阳医生主动与家属沟通,得知老人生病前是个乐观的人,喜欢下棋和聊天,决定以文字的形式促进交流。
家人们写下祝福语,收集来老战友们的鼓励,打印出来交给医护,查房时带给老人看或念给老人听。“王延海、马德林等人致电慰问:你身经百战,面对病情要有信心,祝你早日康复。”打印在白纸上的一段段文字,带着家人和战友的问候,给病床上的老人带去鼓励和慰藉。
老人不会说,但还能慢慢地写字,欧阳医生查房时,会特意准备一个写字板,问他有没有感觉不舒服、家里谁来看他了等,然后等老人歪歪扭扭地写下回复,为老人解闷的同时也了解其病情以及精神、认知状况。有时,老人也会写下文字询问医护人员有多大年龄、有没有小孩,彼此就像聊天一样。
一次这样的文字交流,有时十来分钟,有时持续半个小时。精心的治疗加上用心的护理,老人的精神和营养状态慢慢好转,目前已成功脱离呼吸机。欧阳医生表示,只要老人条件允许,写字聊天定会继续,尽可能地让老人有点生存质量。
出生于1984年的欧阳方医生,以一位年轻医者自带的温度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