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越美文网

警惕!一个月内,广东2人因同

文章类(审核:佚名 原作:佚名)  投稿:佚名2021-03-24 18:54
警惕!一个月内,广东2人因同种原因中毒身亡

3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2月全省3起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累计报告病例174例,其中2人因河豚中毒而死亡。

2021年2月(2月1日零时至2月28日24时),广东全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累计报告病例174例,死亡2例。其中2起为揭阳市报告的河豚中毒事件,累计发病2人,死亡2人;1起为广州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聚集事件,发病172人。

早前类似事件多人曾因食用河豚中毒有人因此丧命

食用河豚后中毒

男子命悬一线紧急抢救

来自广东惠州市惠东县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2020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但没想到的是,半小时后范先生就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可能是中毒了,范先生忙叫弟弟驾车直奔深圳龙岗中心医院。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插管后,直接送到ICU抢救,随后报告了院总值。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软瘫。随后,经过医生紧急抢救,范先生才脱离危险。

深圳一男子食用河豚后中毒丧命

2016年5月,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于5月22日晚6时,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昏迷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24日晚9点离世。

知多D

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置人于死地

每年2-5月份是河豚的卵巢发育期,这时毒性往往最强。所以春夏季河豚最肥美时,也是河豚“作妖”的高峰期。

据悉,河豚身上有一种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除此之外河豚身上的毒素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河豚身上毒素无法通过烹饪进行破坏

这种致命的河豚毒素,不管你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毒素破坏。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121种,中国沿海就有40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让你防不胜防。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毒素。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毒素,但被杀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却可能渗入肌肉。

在初夏的繁殖季节,毒性尤其强,雌性的毒性大于雄性。

2

中毒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时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迅速麻痹人类的神经系统,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麻痹、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毒素,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3

中毒后没有特效药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医生往往只能帮你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毒素。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所以结论就是不要去尝试这河豚肉!再美味的食物也不值得用生命去冒险!

来源:深圳大件事(nandusz,编辑:李晶)

小越美文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xiaoyueboke.com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vip@xiaoyueboke.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