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越美文网

人口普查中,这5个“不起眼

文章类(审核:佚名 原作:佚名)  投稿:佚名2021-05-12 06:55
人口普查中,这5个“不起眼”数据隐藏着关键趋势

1924304902021-05-11 21:24:06.0余嘉敏 黄锦辉人口普查中,这5个“不起眼”数据隐藏着关键趋势阅政观4393953阅政观

/enpproperty-->

悬念终于解开了。

今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人口总量达141178万人!

我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一个个重磅消息粉碎了外媒不友好的猜测。

但这一次,发布会透露一些“不起眼”的数据值得关注。因为在这背后,折射出了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潜在忧虑。

★192.66%

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动”,但更爱近距离移动。

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介绍,2020年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10年间流动人口增长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人,比2010年增加1.16亿人,增长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比2010年增加3896万人,增长45.37%。

“七人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88.52%。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比2010年增长192.66%。

如何理解这一数据?首先认识一个概念——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

以广州为例,某甲户口登记在越秀区梅花村街道,常年居住在天河区猎德街道,则他属于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若某甲离开广州到其他城市就业居住,则属于流动人口。

普查公报的数据说明,即使同在一座城,大家还是喜欢移动。

一方面,是城市里的人往郊区跑。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说,核心区生活成本高,居住条件相对一般,但公共服务质量更好,“多年前,我去北京路调研,发现实际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和小孩都到番禺等地居住了,但户口还在盐运西。”

另一方面,是郊区的人往城市跑。比如一些从化或者是花都的居民,在中心城区上班,因通勤时间长,选择在中心城区租房居住,但没有迁移户口。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正是郊区城市化的趋势。”董玉整说。

还有一组数据予以佐证。李晓超介绍,2020年,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为3.31亿人,占整个流动人口的比重达到88.12%,比2010年提高了3.85个百分点。其中从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为2.49亿人,较2010年增加1.06亿人。

★1.3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透露,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处于较低水平。

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被视为衡量人口增长的核心指标,它代表处于育龄期妇女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

1.3处于什么水平?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人口情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总和生育率为2.4,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平均为1.6,如日本总和生育率为1.4,韩国为1.1,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一。

官方解释,总和生育率低水平和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有关。

生育率的低靡直接反映在出生人口数量上。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与之前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数据相比,多了约200万人。但与2019年出生人口1456万人相比,出生人口减少256万人。

但宁吉喆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人的出生人口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

董玉整说:“妇女愿意生1.8个孩子,但是实际上只生育了1.3个,中间有0.5个生育意愿还没有释放。如果我们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解除育龄人群的生育顾虑,那么这部分生育意愿就可以得到释放。”

“‘三育’(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太高,大家感到喘不过气来。”董玉整说,政府应根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采取积极的配套政策措施,尽可能免去大家的后顾之忧,比如完善0-3岁婴幼儿的托幼服务、减少年轻人住房成本和经济压力、协调好女性就业、事业发展与生育之间的关系等。

★113.08

这一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成为关注重点,我国男女比例达到51.24:48.76,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男性比女性多了3490万人。

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会出生103—107个男孩。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因此,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为103—107。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比例在广东达到了113.08,按此估算,广东男性比女性多出了500万人。

人口专家王广州解释,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由隐性走向显性,最直接的影响是引发“婚姻挤压”,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娶妻难或者说会打光棍。

受教育水平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受影响最大。有社会学者按照“嫁高娶低”“男高女低”的社会观念总结了一种梯度婚配模式。如果以甲、乙、丙、丁等表示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进行排序,按照该模式,甲男配乙女、乙男配丙女、丙男配丁女,最后剩下的是甲女和丁男。

董玉整说,性别人口的城乡差距在拉大,婚姻适配人群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导致婚姻适配人群的婚配比例越来越小。农村男性与城市女性的所谓“剩余”,其实都是结构失衡导致的。

从区域来看,广东四大区域(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中,只有珠三角的户籍人口,呈现出女多男少,而其他三个区域都是男多女少。

性别比如何实现动态平衡?王广州表示,一是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工作,为查处“两非”、保障妇女权益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建立出生性别比治理联动机制,加强卫健系统、药监、公安等部门合作,通过“全国一盘棋”的联防群治进行综合治理。三是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出生性别比预警机制。

★8.58%

普查公报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也就是说,5.35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

发布会上,国家定调,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除西藏、青海、新疆外,广东是全国第四年轻的省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是12.35%,65岁及以上人口是8.58%,也就是说每8个广东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为何广东能“抗衰老”?

第一,广东能生。

《中国人口报告2020年》指出,2009—2018年,全国平均出生率12.07‰。全国有14个城市超过这一水平,而广东就有三座城市上榜,分别是深圳、广州与佛山。“全面二孩”实施后,深圳出生率迎来近10年最高峰,2016—2018年分别达到22.33‰、25.45‰和21.58‰。

其次,人口第一大省虹吸效应明显。

广东每年常住人口净增数都在100万以上,全国范围内,可与之“battle”的只有浙江。2019年,两省均实现了常住人口百万量级增长。

作为全国唯二人口过亿的省份,广东连续14年稳坐“人口第一”宝座,加上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广东的青春活力仍将持续。

★2.62

三口之家可能成为过去式。

“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是因为单身人口增加。现在,更多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工作和生活,若不结婚或者没有生育,家庭规模会出现减少。

家庭规模缩小,还与人们对婚姻态度有关。

根据《中国婚姻报告2021》, 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中国结婚的人少了,但离婚却多了。1987-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

除了性别比失衡外,当前高房价、高教育支出导致年轻人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大城市尤为明显。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已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

一个“单身时代”,已经若隐若现。

南方日报记者 余嘉敏 黄锦辉

参考文献:

任泽平:中国婚姻报告2021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21年世界人口情况报告

小越美文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xiaoyueboke.com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vip@xiaoyueboke.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