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专家释疑,为何七普数据与
刚刚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人口总量多于年度抽样调查的“预测值”也引发了一些困惑。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在5月11日的“大国人口:形势、挑战与应对”专家研讨会上表示:“人口总量多于年度抽样调查的‘预测值’。2019年,年度抽样调查推断的人口总量为14.005亿。按照每年人口出生和死亡的数据变化,可以预计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应该增长到14.04亿左右。但这次普查的人口总量是14.1178亿,多于预测值。显然,这是这次普查低漏登率或者说高质量的一个结果。”
漏登率是影响人口数据质量的核心参数。普查与其他各种调查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普遍调查”,所以普查质量的最核心指标是“漏登率”。在国际上一般把漏登率是否超过3%作为衡量普查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漏登率低于3%,均属于质量较好的普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几次普查漏登率基本都在1.5%到3.5%之间。
5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称,此次普查“漏登率为0.05%”。
这个高质量的人口数据来源于创历史性新低的漏登率。历年的数据显示,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分别是0.056%、0.07%、1.81%、0.12%。
“在普查之间进行的人口调查都是抽样调查,利用抽样比推断人口的总体,总会有抽样误差的存在。这次普查不是抽样,而且是高质量,低漏登,导致了一些与抽样调查略不一样的结果,给了我们一些新的认识。”翟振武表示。
翟振武认为,漏登率高除了导致对人口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不够准确外,还会影响对于年龄段人口发展趋势的判断。翟振武表示,漏登率的改善更突出表现在青少年人口的数量和相对比例上。按照2019年的调查,中国0~14岁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6.8%,但是,这次普查的结果是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18%,比2019年增加1.2个百分点。原来是比例下降,现在是“上升”了。中国人口更“年轻了。”当然,这不是因为青少年人口 “增加“,而是主要普查低漏登率的结果。其次,漏登率的改善还体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与比重上。2019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为18.1%,现在为18.7%。人口更老了。
“与之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却下降了,现在是63.4%,2019年是65.1%。概括说,人口更‘年轻’了,人口更‘年老’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老年和青少年的漏登率大幅度降低了。”翟振武表示。
在人口大流动、大变化的背景下能够取得如此高质量结果,与这次普查的新方法、新措施密切相关。
其一,“七普”全面启用电子化的方式采集数据。700余万名普查人员持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深入数以亿计的家庭户及集体户,一举告别过去纸表手记这种效率相对不太高、质量可能受影响的数据采集方式。
其二、“七普”同时还增设了普查对象联网自主填报通道,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普查工作灵活性、隐秘性等方面的要求。电子化的方式确保数据可直接上报和实时核准,扎牢了普查的质量控制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道“篱笆”。
其三,“七普”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校验数据。作为在证明公民有效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公民社会活动等多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信息,身份证号被首次列入普查的主要内容。这使得“七普”可以同公安部门户籍登记、卫健部门妇幼统计等在内的大数据相挂钩,彼此间实现了各取所长、互通有无、查漏补缺,用大数据改善普查工作,推动质量控制技术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