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哲学系在故宫小学设实践基地 助力
-哲学进小学课堂,学生大胆与老师探讨。
-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散思考。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当儿童哲学走入小学课堂,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近日,故宫小学四年(2)班的一堂课以“心想就能事成吗”为主题,主讲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生王云卉请同学们朗读了经典课文《我想要的是葫芦》,以此开启一趟“哲学之旅”。
课堂分析
改编课文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我想要的是葫芦》里的主人公,心愿是想要一个大葫芦,但他的双眼只盯着葫芦看,葫芦以外的事物一概不管,因而没有听从除虫建议,结果葫芦被蚜虫蛀了个精光。
王云卉提出第一个问题:主人公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同学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说是因为主人公没有除虫,也有的在此基础上指出,主人公忽略了葫芦与蚜虫之间的联系。讨论中,同学们运用肯定性与否定性的描述方式来阐述故事的道理:没有行动,不能实现愿望;要想实现愿望,必须付诸行动。
随后,王云卉改编了故事,引导同学们讨论两个新问题。“假如葫芦秧死掉后,主人公开始每天除虫,能不能得到大葫芦?”“主人公每天用牛奶给葫芦叶除虫,能不能得到大葫芦?”同学们展开头脑风暴。第一个问题提出后,有的同学结合葫芦是一年生植物的科学常识,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主人公既有愿望,又有行动,但没有在恰当的时机开展行动,所以愿望不能实现。
王云卉引导同学们加深对于愿望与行动的思考,使他们充分理解实现目标所需的要素。同学们意识到,要想种出大葫芦,需要及时、恰当地浇水施肥、锄草除虫。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想实现愿望,不仅需要努力行动,还需要及时、适当的行动。
课程安排
儿童哲学课进小学先试点再慢慢推广
本学期,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曹剑波教授带领儿童哲学实践团队,在故宫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级开展系列儿童哲学实习活动。曹剑波表示,儿童哲学课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是以“教”为主,学生是倾听者;而儿童哲学课堂,教师要做倾听者,要成为学生提问的推动者。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是课堂主角,以学生发言讨论为中心。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说明儿童哲学课堂对于思考的启发性是非常明显的。
2019年2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故宫小学举行,故宫小学成为厦门市首个儿童哲学教育实验基地。经过以小社团为主的探索和试验后,这学期开始在四年级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与语文课和道法课整合,三个班级各自拓展不同的课程。语文课和道法课的任课老师也全程参与其中,先请曹剑波团队走进课堂听课,再有针对性地梳理教材,选择适合探讨的主题,将其中的思辨环境以儿童哲学的环境进行重构。每一堂儿童哲学课前,任课老师都要和团队老师反复沟通,经过多次备课,反复修改后才能最终确定授课内容。
故宫小学校长何雅琳说,哲学课堂上,学生们的一些发言常让老师感到惊喜,他们能思辨性地看待问题,不断追问。这种思考和探索也推进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帮助老师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设置更具思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