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民主党何不做民

面对香港全新的政治形势,民主党这个反对派最大党完全是乱了阵脚、进退失据,罗健熙等一班“乳鸽”多年来一直高呼要“接班上位”,到一班元老终于交班让他们“揸庄话事”之后,才发觉这班平日“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之辈,在面对大的政治风波时完全不知如何应对,是做“爱国者”还是“不爱国者”至今依然没有表态,是继续参选还是做压力团体依然模棱两可,整个党犹如船失去了舵,没有了方向和底线。
对于未来是否继续参选的问题,有民主党元老表示,内部的确有不少声音,对继续参选提出质疑。不过最终如何决定,还要视乎人大常委会修订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具体内容,以及香港社会的民情。估计民主党中委会会在七、八月作出建议,再交由会员大会决定。他亦不排除届时民主党或会进行民调,了解支持者意向,为中委会及会员大会决定作参考云云。
人大有关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方向及脉络已经相当清楚,就是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藉此消除香港的政治风险,理顺行政立法运作,从而破解香港的深层次经济民生问题,让香港长治久安。未来香港的选举,也只能让“爱国者”参与,这样的安排还不够明确吗?至于民情,逾238万人通过街站及网上联署表达了民意,每个签名有名有姓,不是“民阵”撒豆成兵的游行人数可比,200多万民意正反映社会民情,反映了社会厌倦撕裂对立、厌倦政治乱象和动乱、求稳定求发展的民情,民主党还要探视什么民情?
民调成了拒绝承担责任工具
最可笑的是,民主党现在又表示会以民调决定参选。民调彷彿成了民主党拒绝承担责任的工具。是否参选关系民主党的生存与灭亡,是生死的抉择,对于这样的抉择,民主党领导层理应有自己的看法,怎可能交给民调,交给那些自称是民主党支持者的受访者掌控生死?
而且,民主党对于民调从来都是双重标准。在人大常委会决定现届立法会任期延长至少一年后,激进派随即施压要求反对派“闹辞”,民主党怯于压力最终提出以民调决定,最终访问了700多名自称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的支持者,当中47.1%支持留任,45.8%的受访者认为要杯葛议会,支持未达到留任的过半要求,但民主党依然决定留任,请问民主党何来尊重民调?及后多名反对派议员被DQ,反对派又来一场“闹辞”,但这次民主党却没有再进行民调,而是早早就表明一同辞职,最终将自身政治筹码输了个清光。
为何同样是“闹辞”,民主党一次做民调一次又不做?原因是民调从来都是民主党推卸责任的工具,第一次他们想留又不敢出声,于是借民调为自己设下台阶。第二次是幕后主子已经下达指令,不容民主党“抗旨”,于是不用做民调就已了解“民意”。民调从来不是民主党探民意的工具,而是政治工具而已。
“民调党”“投机党”不会有前途
至于这次民主党为什么又做民调?原因与第一次一样,民主党中人本身倾向选举,但又举棋不定,怕遭到同路人“指责”,又放不下面子,于是又祭出民调来推卸责任。然而,这样的民调根本没有一点参考价值,不要说民意如水,就是民调机构也没有能力查核受访者是否真正的民主党支持者。民主党要了解支持者民意,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党部、地区网络收集民意,根本不必做什么民调。况且,政党固然要听从民意,但也不是民意的尾巴,在这样重大的议题上,理应有自身判断,并说服支持者,这才是政党应有的党格,但近年在民主党身上却看不到党格及原则。
其实,在是否参选上不少民主党成员已经用脚作出投票,东区南丰选区区议员张国昌近日已退党,这就是表明希望继续参选的民意。始终,不是所有民主党成员都是涂谨申、林卓廷,大多数民主党成员都是重视地区,不想太政治化。但现在民主党却因为政治理由扬言不再参选,罗健熙还天真的以为民主党不做爱国者,最多不选立法会,可以继续选区议会,这等如是说立法会议员必须是爱国者,区议员却不需要,这不是很荒谬吗?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走是留,民主党应该有自身决断,然后承担政治责任,而不是每次都交由民调决定,再看结果是否有利自身而决定是否采用,这样的“民调党”、“投机党”不会有任何前途,至于退出选举更是自杀式举动,这样有意参选者只有离开民主党一途,民主党将会正式走向衰亡。既然如此,民主党不如干脆做民调,由受访支持者决定民主党是否解散,这不是更加干脆、更加彻底、更加反映民意吗?
作者:方靖之 资深评论员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