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3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

撰文 | 余晖
全国两会闭幕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备受外界关注。
《新闻联播》报道称,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划重点,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政治局会议聚焦过哪些区域经济?
既“谋全局”也“谋一域”,向来是大国治理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如今,中部地区发展又摆在了中央决策者的案头。
政知君注意到,这并非中央政治局首次部署区域经济。
2015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2015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2016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2016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
2019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8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10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而这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的则是中部地区。这也是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聚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年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在此叠加。
比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属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安徽还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河南、山西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 中部地区崛起正式列入国家战略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标志着“中部地区崛起”正式列入国家战略。
纵向来看,中央历来重视中部地区崛起,比如: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9年,国务院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2015年)》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
不过,据《中国经济时报》分析,上述举动大多意在探索经济梯度转移,平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
这与十九大后的布局不同。
2019年5月,习近平赴江西考察,并召开了一场非常重要的座谈会——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称,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换句话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不仅承载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今天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度强调了这一问题——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赴湖南和江西
此前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到,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中包括: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在“中部地区崛起”方面,纲要也进行了部署:
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巩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两会结束后,湖北、湖南和江西已经行动起来了。
在全国两会结束之后,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省长王晓东率队先后去了江西和湖南。
3月16日至17日,由应勇、王晓东率领的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等陪同下,在江西省学习考察。
离开江西后,3月17日至18日,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又在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省长毛伟明等陪同下,在湖南省学习考察。


应勇说,希望共同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全国重要增长极,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游通,则长江通;中部活,则全盘活。“中三角”的发展重在协同,出路也在协同。
3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
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