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农庄,像练“特种兵”

刚走进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就听见了一阵阵欢声笑语,几个小孩在相互争论着:
“我摘得西红柿好吃!酸酸甜甜的!”
“我摘得黄瓜才好吃呢!不信你尝尝!”
“我的好吃!”“我的好吃!”
……
只见一群身穿小马甲的孩子手里拿着的、嘴里吃着的,全都是刚刚从地里摘下来的新鲜果蔬,一旁的合作社理事长陈明新满脸笑意地看着孩子们,说道:“好吃吧,有谁想知道这是怎么种出来的吗?”孩子们听后纷纷表露出了兴趣,把陈明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听着陈明新讲起了农业的故事……
故事讲完,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结束了今天的研学。看着孩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记者注意到陈明新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忧愁,他跟记者说道:“接了这么多研学的孩子,我才发现好多小孩就算好奇蔬菜是怎么来的,也没有真正体验过种植。我们让孩子来田里玩玩,也是想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下农业。”
明朝就有的好芹菜却只在家门口
好吃归好吃,品牌也重要
莱芜从明朝嘉靖年间的《莱芜县志》中,就有过关于芹菜的记载,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种芹菜。“你知道这个芹菜有多好吗,香、甜、嫩、脆,吃起来可水儿了,就跟那水果一样!我小时候,三十多年前,就卖两三块钱一斤!啥概念呢,当时猪肉都只卖一块钱。”
当时的陈明利和陈明新两兄弟,看着自己家门口有这么好的东西,却一直没办法“走出去”,只能干着急。“而且大家都知道,农民种菜是看天吃饭,今年种多了就卖不出去了,明年种少了又太吃亏,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后也挣不着几个钱。”回忆起过去,陈明新不自觉地皱起了眉毛,仿佛又被心事缠上了,“然后我们哥俩儿就开始琢磨到底怎么才能突破这个局面。”
四处学习、探访和研究,他们发现想要发展一个农产品,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但当时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模式,根本形不成规模效应,在市场上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就像人的名字,没有名字,你长得再漂亮、能力再强,也没人知道你是谁呀,想找你都找不着!所以我们就想找个方法,能让村里的种植户们共同发展。”陈明新这样讲到。
抓紧机会,跟紧脚步
抱团发展拒绝“小聪明”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一颁布,他们就紧紧攥住了这次机会,在农业局的帮助下,兄弟俩联系到了20个蔬菜大棚种植户,惊喜地发现大家的想法相同,于是联合起来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合作社之一: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通过这种抱团发展的方式,他们希望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争夺话语权。陈明新说:“现在我们打造了鲁莱明利、高庄明利、赢芹和国芹一系列高端品牌,第十届农交会我们的芹菜获得了金奖,而且还拿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这些都是对我们的认可。”
随着合作社稳步发展,加入这个蔬菜种植大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人一多,就难免会有些“小聪明”。有社员为了省时省工,偷偷加了除草剂,结果在进行统一检测时被合作社发现,于是陈明利和陈明新就敲定,坚决不再收购他的芹菜。无论这个社员怎么请求原谅,合作社也绝不动摇,坚决不让任何一口不安全的菜走向餐桌。
“只有明确了标准、做好了示范,才能起到带头作用。”陈明新这样说。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合作社明确了严格的生产规定,统一投入生产资料、技术规程、品牌化运作、技术指导、包装销售,还专门给社员设立示范基地。
“就是因为这样的规范化管理,我们才敢说,不管谁来抽检,我们蔬菜的各个指标数据肯定合格!”陈明新骄傲地说道。
独特的口感来源于独创的种植
“军训”和营养餐都是陈氏王牌
“不光指标合格,你自己尝尝就知道我绝对不是吹牛”,陈明新一手拿着芹菜塞进记者手里,一手又抓起西红柿,半开玩笑似地说“别客气啊!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吃不到明利蔬菜真遗憾。”
与想象中“啃青草”的口感不一样,一口咬下去水滋滋的,在芹菜特有的味道中又多了一丝丝甘甜。嘴里的芹菜还没吃完,陈明新又热情地邀请记者尝尝明利特色的西红柿——香妃玉,一口咬下去汁水就爆了出来,初到嘴里酸味大于甜味,有种满满的VC感,厚实的沙粒感在唇齿间徘徊,不同于有些西红柿瓤里空空的,香妃玉果肉饱满汁水丰富。
“我家这个西红柿口感不一样吧?像这么有滋味儿的西红柿现在已经很难买到了,因为它很娇贵,授粉和养殖需要的条件都很高,也不耐病,产量很低,所以卖六块钱一个,我这个香妃玉和水果芹菜芽都是我们合作社一直以来的拳头产品。”
“其实你也知道,光有规定也不行,我们能种出这样好吃的蔬菜,肯定也是有我们自己的种植方式的。”陈明利和陈明新两兄弟跟蔬菜打了几十年交道,也逐渐摸出了属于自己的方法。明利蔬菜合作社最有特色的种植方法就是“低温栽培”,让芹菜芽在独特的栽培环境下生长,在-2℃到-6℃的低温环境进行“军训”,经过180天生长期才能走出“军营”,走向餐桌。
“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馒头。蔬菜也有它自己的口味,所以要根据蔬菜的喜好提供不同肥料,搭配成营养包,这就是我们家的‘独家秘笈’。”
陈氏营养包里有:秸秆反应堆、玉米、花椒、兔粪、貂粪发酵而成的有机肥,还会根据每种蔬菜的生长需求,量身搭配“专属工作餐”。“让蔬菜吃好喝好,它们就能好好生长。”这是创始人陈明利的名言,也是合作社发展至今的门道。
采访手记:
正是陈明利和陈明新两兄弟对“高标准严要求”的长久坚持,才让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了如今的规模。
他们用自己俯身土地30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不同于任何教科书和传统种植方法的“独门绝技”,给济南蔬菜种植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原标题:济南一农庄,像练“特种兵”一样种蔬菜,终成果蔬界“王牌军”
值班主任:颜甲